等值线判读课件.ppt

等值线判读课件.ppt

ID:57027342

大小:2.82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0-07-26

等值线判读课件.ppt_第1页
等值线判读课件.ppt_第2页
等值线判读课件.ppt_第3页
等值线判读课件.ppt_第4页
等值线判读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值线判读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的判读wszzhsen一、等值线的判读技巧“五读一分析”。1、读数值范围和极值2、读延伸方向: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影响因素3、读疏密程度:等高线:坡度陡缓;地势起伏的大小;等温线:温差大小;等压线:风的大小;等深线:水的深浅(港口选址)4、读弯曲方向:高低规律(凸低为高,凸高为低);辅助线;等高线:山脊、山谷;等温线:寒流、暖流;等压线:高压脊、低压槽;5、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6、分析成因。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数值范围和极值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最小值①南北半球: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②区域气温差的大

2、小①判断高低气压中心②区域气压差大小延伸方向地形走向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位置)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凹坡是高密低疏;凸坡是高疏低密温差大小:密大疏小①冬季密,夏季疏②温带密,热带疏③陆地密,海洋疏风速大小: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弯曲方向①山脊:凸向低数值处②山谷:凸向高数值处③鞍部:两山或两谷之间①向高纬凸: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暖流经过和地势低的地方②向低纬凸: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寒流经过和地势高的地方①高压脊:凸向低压处②低压槽:凸向高压处局部小范围闭合①山顶、山峰:中

3、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①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②山地高原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区①高气压中心中间高,四周低②低气压中心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温度、气压不在正常范围。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例: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①、②两地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

4、.西南季风C2、判读等值线上的疏密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1)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坡度的陡缓,地势起伏的大小;2)等压线的疏密可以反映风的大小;3)等深线的疏密可以反映水的的深浅;4)等温线的疏密可以反映温差的大小;例:读下面两幅等压线图,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3、等值线的弯曲和走向1)高低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部位)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部位)数值大。注意:等温线高高低低规律气温高凸向高纬,气温低凸向低纬;2)等高线的弯曲判断山脊山谷;等压线的弯曲判断高压脊、低压槽;海水等

5、温线的弯曲判断寒流、暖流3)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例:假定在地球上存在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区域,该地最热月份是二月份,在二月份时测得该地的等温线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请判定等温线a、b、c、d数值的大小。2)若有一洋流自南向北从此地经过,请问洋流经过处等温线将向北方还是南方弯曲?a>b>c>d向北方弯曲3)若突然发生了强烈的地质作用,此区域的东半部隆起为陆地(海拔仅为15米),请问东半部陆地等温线将向北方还是南方弯曲?向南方弯曲等高线的判读等高线的判读wszzhsen

6、1、判断地貌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判读地貌形态: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3、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疏密;1)不同等高线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的坡度大;比例尺小的坡度小;2)不同等高线图(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相同):等高距大的坡度大;比例尺小的坡度小;一、等高线的判读二、等高线的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1)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具体值;2)交叉相减,算出范围值2、海拔高度与温度换算:0.6℃/100mT=T1+△T;△T=△HX0.6℃/100m3、陡崖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

7、ΔH<(n+1)×Δd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2)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3)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大: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4℃2℃0℃-2℃-4℃甲乙丙读“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A.800~1000米B.1333~2000米C.1333~1667米D.1000~1333∵4℃<甲地温度<6℃-6℃<乙地温度<-4℃∴8℃<甲乙温差<12℃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1)图中关于P、Q两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A.P一定比Q低B.P一定比Q高C.P可能比Q低

8、5mD.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