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996212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30
《肥槽回填土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施工准备:1、主要材料:土、3:7灰土,所选用的素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一般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2、主要机具:木夯、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平头和尖头)、2m靠尺等二、作业条件:1、回填前,应对基础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2、回填施工根据工程设计,墙外1米范围内使用的回填土为3:7灰土,墙外1米范围以外使用的素土回填,密实系数不小于0.95,施工前要把基
2、槽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3、预留管道回填时,应在完成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4、施工前,应抄平做好水平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2~3m钉上水平橛;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基坑(槽)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2、施工方法及要求:①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基槽回填,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②检验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
3、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③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30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④回填土每层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至少夯3遍。并且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⑤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为1m。⑥塔吊基础的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⑦回填土每层填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
4、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⑧雨期施工:基坑(槽)的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现场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准备好彩条布,下雨时遮盖基槽和灰土等材料)。四、质量要求:1、基坑底部处理,把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2、回填的土料,3:7的灰土其含水率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一般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
5、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法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4、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顶板标高+0-5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2表面平整度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五、成品保护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桩、轴线桩、标高桩、防止碰撞位移。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3、基础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
6、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要求干土质量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机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发现后及时纠正。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或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4、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回填土太湿,同样夯压不密实,呈“
7、橡皮土”现象,这时应挖出换土重填。七、安全措施:1、基坑回填时,基坑下方不得有人,所有的打夯机等要检查电器线路,防止漏电、触电。停机时要关闭电闸。2、基坑边回填部位应设置警戒线,作业人员在监护下在该区工作,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该区。3、自卸汽车倒土时必须由专人指挥倒车。4、土方回填时应该由专人指挥回填顺序。5、在拆除基坑脚手架及回填夯实时应小心施工避免破坏防外保护层聚苯板。6、交叉作业人员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要使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错开,使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能在上部落物的可能坠落半径范围以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
8、置安全隔离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