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989822
大小:1.82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7-25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3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混凝土常见事故现象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配比不当搅拌过程控制不严运输浇筑不当混凝土裂缝事故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原因分析水泥质量低劣数量不足;骨料含泥量超标;石子质量差;外加剂使用不当;拌和用水不合格水泥的强度低、安定性不良、用量少;砂石未经清洗、有机物质含量过多;有机杂质较高酸、盐含量较高;外加剂质量不合格计量不准确不熟悉质量标准。水泥、粗细骨料进场应验收;控制水泥重量的百分率;误差不应超过
2、2%;进场复试;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3.4.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常见问题预防措施原因分析强度波动过大;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离析、泌水、不易凝结、不易密实等,影响混凝土强度。不做配比试验;原材料不匹配;和易性差;砂石级配不好,石子粒径小,砂率过小;配合比以重量折合成体积比,砂石计量不准;加水计量不准确,不考虑砂石的含水量,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增大,强度不足;在制作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试块时,弄虚作假。根据原材料的性能
3、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经实验室试配及调整,然后定出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第三节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3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缝隙,质地不均匀,骨料间松散离析,使混凝土强度低,甚至达不到设计强度。现象计量方法不当或计量误差过大,各材料的实际配合比与计算配合比相差较大;搅拌方法不当,颠倒加料顺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太短。原因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按重量计量时允许偏差见表3-13、3-14;注意加料顺序;严格掌握搅拌时间
4、,保证水泥水化反应充分,见表3-15。预防措施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3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表3-14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3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4混凝土运输、浇筑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拌合料产生初凝、离析后继续使用;现象施工组织不周全,搅拌混凝土的速度快于浇筑速度,使拌合好的材料堆积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或者由于临时停水、停电
5、、天气变化等,施工出现间歇,重新生产时不采取有效措施仍利用已初凝的拌合物灌注;现场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漠,发现离析现象仍视若无睹,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原因通常应有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速度和进场速度,使拌合物的储存时间不超过表3-16的规定。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注要求的坍落度,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不吸水、不漏浆,在冬夏季都要有保温隔热措施;运输道路应尽量平坦,以减少对混凝土的振动,避免发生离析。预防措施3.4.4混凝土运输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3.4.4混凝土运输不
6、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4混凝土浇筑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构件存在缺陷拆模后构件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凸凹不平、露筋(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混凝土内部有孔洞(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构件截面尺寸1/3的缺陷)、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等,构件表面平整度严重超过规定限值,使得混凝土强度降低或波动过大,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要求。表3-18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3.4.4混凝土浇筑不当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3.4.4混凝土浇筑不当—原因第三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
7、故分析(1)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凸凹不平的原因:模板接缝不严密,缝隙大于3㎜,板缝跑浆漏浆;模板本身表面凸凹不平或有孔洞,或粘有结硬的混凝土未清理干净,或模板表面未按规定涂隔离剂。(2)混凝土产生露筋的原因:支模时钢筋垫块漏放、少放,或底模上垫块固定不牢,振捣时脱落导致钢筋贴模;或者混凝土产生离析、少浆、坍落度过小时仍然使用;或者钢筋密集处,水泥砂浆被骨料阻挡不能包裹钢筋;振捣时碰撞钢筋使之移位;或振捣不密实;拆模过早,混凝土失去支撑后不能有效的与钢筋粘结而开裂。(3)混凝土产生孔洞的原因:振捣操作人员缺乏振捣经验或不按施
8、工规程操作,诸如移动距离、插入深度、振捣时间等。移动距离过大或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捣实,产生漏振区;或使用坍落度过小甚至已经初凝的混凝土;或浇注方法不当,如混凝土浇注时入模落差太大,未使用溜槽或串筒造成混凝土离析;对钢筋密集或有预留孔洞预埋件的局部区域,不采取适当措施使得混凝土被阻塞;或在混凝土中错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