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

ID:56982232

大小:1.1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7-25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_第1页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_第2页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_第3页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_第4页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化学与绿色化学---大气污染与环境化学油工11201邹威如何判定大气中的污染物?干燥清洁空气的组成在地球表面各处几乎,是一致的,可以看作大气中自然不变的部分,若某些物质的浓度超过他们的本底值,并对人及动植物产生有害的效应,那么这些物质就可称为大气污染物。常见气体的大气值:N278.09%,O220.95%,CO20.03%,O30.01X10-14危害较大的物质有:颗粒物质、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CO和CO2、烃类化合物(简写为HC)和氟利昂等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惠特曼说过:"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

2、,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三个全球性污染问题酸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酸雨的形成:酸雨中酸度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造成的.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排放的S0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中的SO2富集,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及氧化剂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酸雨的pH值一般少于5.6.方程式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酸雨的防治:从源头上控制SO2的治理和排放。而二氧化硫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到大气当中,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我

3、国来说,可用烟气脱硫、燃料预先脱硫和燃烧中脱硫等方式酸雨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温室,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为什么户外冰天雪地,而温室内却温暖如春?原来温室顶棚和四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够透进太阳光的短波辐射,而室内地面反向的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或塑料薄膜),这样热量就被留在室内,因此温室里的温度比室外要高出许多。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上升。CO2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却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

4、面气温增高,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还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Km以内,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处沿海。海平面升高无疑将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温室效应的治理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应共同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节约能源、减少使用

5、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臭氧层的破坏在距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层由太阳强辐射造成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部分有害射线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是地球的“保护伞”。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大量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氟利昂),上升到臭氧层,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1979-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大约低于全球平均

6、值的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就象是一个洞,这就是“南极臭氧洞”。破坏机理现代人类大气中的某些物质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的损耗。这些物质主要有氟氯昂CFC(CFCl3和CF2Cl2)、哈龙(CF3Br、CF2ClBr、C2F4Br2)Cl∙+O3→ClO+O2ClO+O∙→Cl∙+O2O3+O∙→2O2O3+hv现臭氧层破坏后的危害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2%。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象皮肤癌、白内障、各种传染病患者会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还对生态

7、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减产、品质下降,渔业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减少……等等,给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巨大灾难。北京再遭雾霾天气侵袭PM2.5达严重污染水平我再也不要做“人肉吸尘器”了!我再也不要做“人肉吸尘器”了!我再也不做“人肉吸层器”了!PM介绍一、简介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

8、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二、来源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4.41×10^6吨,人为源每天约0.3×10^6吨。二次颗粒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