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958276
大小:1.86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7-21
《直线的斜率说课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的斜率(第一课时)曹洁一、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直线的斜率》是苏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的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第一节内容是解析几何的开篇之作,起到了启下的作用。由于是一章的开始,所以在课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了平面解析几何能解决的基本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今后用代数的方法研究解析几何问题的学习奠定基础。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
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已知一个点和斜率能画出直线;(3)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直线斜率的概念,并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4)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认识世界的态度。3.教学重、难点:由于过定点的直线的倾斜程度就是用直线的斜率来刻画的,斜率是通过直线上两点的纵坐标的差与横坐标的差的比来计算的,反映了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核心思想,所以我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直线的斜率概念的理解与直线斜率的公式。教学难点:直线斜率的概念和本质的理解与运用。二. 教学与学法分析1.
3、学法指导:学生在高一时学过一次函数并且能画出函数图象,知道其图象是一条直线。而高中则要求学生能用几何量——斜率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能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斜率的问题,所以在学法上要指导学生观测生活中的楼梯的坡度,通过探究坡度的大小与数学中的斜率的关系领悟斜率的计算公式。2.教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观测目标,点拨解题的方法,并通过多种方法的教学拓宽学生的思路。三. 教学过程分析1. 问题情境通过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并观察得出确定直线的两个要素——点和方向提出倾斜程度的概念。然后从生活实例楼梯的陡与缓可以用“坡度”来刻画,即“高度”与“宽度
4、”的比值大小来刻画,那么直线的倾斜程度又如何来刻画呢?是从学生的生活发展区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类比发现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纵坐标的增量与横坐标的增量的比来刻画。从而引出将要学习的课题——直线的斜率。这样引入课题显得比较自然,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2. 自主探究,形成概念:问题2:我们用“斜率”一词来形容直线的倾斜程度,那么用什么量来表示这种“倾斜程度”呢?在直线上取两点,如果,那么直线PQ的斜率为并问学生:这个比值是确定的吗?会因P、Q两点的位置不同而改变吗?这时候我们通过图形演示得出结论:斜率公式与所
5、取两点的顺序无关,是一个定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若,直线怎么画?斜率存在吗?提醒学生注意斜率存在的前提是,直线PQ与x轴垂直的直线,它的斜率是不存在的,从而形成概念。3. 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对例1的分析与讲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使学生掌握直线斜率的符号与直线的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设置两个练习题。练习1的作用是利用斜率相等判断三点是否共线;练习2的作用是利用三点共线求解点坐标中的参数。进一步理解斜率的概念,体会斜率的含义。进一步提出思考:给出斜率与一个点怎么画出符合条件的直线?从而引入第二个
6、例题。通过第二个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定义来解决画直线的问题,教学时通过两种方法的运用即“待定系数法”和“斜率的含义”的运用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斜率的概念,从而达成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4. 回顾反思,形成系统我是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的。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小结时不仅概括所学知识,而且还对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涉及的数学思想也进行归纳,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其能力。5. 作业设置课本练习1、2、3、4。通过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定义、公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旨在了
7、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以便调节后面的教学节奏。6、课后设疑求斜率除了用两点坐标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激起学生对下一节内容“直线的倾斜角”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四.评价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对课堂提问及例习题的解答情况,及时调节课堂节奏,“易”则可加快,“难”则应放慢速度,并借用富有启发性的、阶梯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课后,我将通过批改作业以及与学生谈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直线的斜率”概念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同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另外,通过对作业的评判和统计课堂练习完
8、成情况,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再见!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