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

ID:56956164

大小:3.00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7-21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_第1页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_第2页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_第3页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_第4页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四.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溪二中李云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转)(二)(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的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五带是如何划分的。知识目标(1)让大家弄清正午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等基本概念。(2)能够准确地画出和识读"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能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昼夜长短及季节状况。能力目标(1)能运用地球仪科学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说明四季五带的形成。培养大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发展变化的。德育目标教学目的理解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分布

2、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及影响。理解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二者结合,可定性的表达某时某地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教学重点、难点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阳光直射赤道阳光直射北回归线阳光直射赤道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一)、昼夜长短的变化·P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

3、长以北半球P点为例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昼长夜短昼短夜长(以北半球为例)纬度越高昼越长昼夜等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昼最长夜最短昼最短夜最长极昼现象极夜现象·P北极圈及内部北半球此时P点南半球各地: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这个半球就昼长夜短。赤道一年四季昼夜等长(北半球的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春分日到秋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到春分日(冬半年)则反之H地平面正午太阳高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平面正午太阳高度H正午太阳

4、高度的定义: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出现在正午,叫正午太阳高度角,简称正午太阳高度H。(如图所示)从太阳直射点的纬线(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随纬度变化:从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变化规律: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23026/N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23026/S向南北两侧递减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注:上表中的节气以北半球为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规律冬至日某纬度上一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 纬度间隔上面我们学习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那

5、么大家知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该怎样计算吗?接下来请同学看:其中,纬度间隔是指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点之间的纬度间隔。采用同“-”异“+”的原则进行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这个公式。同“-”    异“+”的原则赤道同侧用“-”, 异侧用“+”x°50°NHH例:已知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求50°N的H以及与它的H相同的另一条纬线是哪一条?(如图所示)X°=50°N(取“-”时)或X°=10°S(取“+”时)(60°=90°-︱20°N+10°S︱)H=90°-纬度间隔=60°=90°-︱20°N±X°︱=60°设另一条与50°N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为X°,则有如下

6、式子:解:H=90°-纬度间隔=90°-︱20°N-50°N︱=60°同“-”异“+”的原则,赤道同侧用“-”,异侧用“+”23026/N以北23026/N与23026/S之间23026/S以南23026/N~0000~23026/S最小值冬至日夏至日最大值夏至日被直射的时候(每年两次)冬至日时间区域H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大家想一下,我们所在的地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什么时候最高,什么时候最低?那其他地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下表: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一)、四季的划分1、划分依据——即夏季为一年内的季节;冬季为一年内的季节;春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昼夜长短和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2、现在与气候相结合划分(北温带国家普遍采用)3、4、5月春季6、7、8月夏季9、10、11月秋季12、1、2月冬季(请同学们看到地图册P7)南半球相反秋季春季夏季冬季2、划分界线:(二)、五带的划分(教材22页图1.27)南、北回归线(23°26′=黄赤交角)南、北极圈(66°34′与黄赤交角互余)如下图所示。1、划分依据:随着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地面所获得的热量也在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再根据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我们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南北温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