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952164
大小:84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0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一)四季的划分(二)五带的划分1.绘一幅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把这一正午的太阳高度的数值和昼夜长短的情况填在下表中。46°52′ 90°66°34′43°08′0°极昼昼长夜短等长昼短夜长极夜A.1月1日B.3月23日C.6月1日D.8月1日A2.太原市一幢窗口朝南的楼房,在下列日期中房间得到的太阳光面积最大的是()作业下表中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4—5题。4.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2、……………………………()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D.丁丙乙甲DB作业通过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夏半年(春分日——秋分日):昼长大于夜长对于北半球来说,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有规律的:北极圈以北地区夏至日有极昼,冬至日有极夜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春、秋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夜长短的变化冬半年(秋分日——春分日):夜长大于昼长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
3、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划分的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过渡季节。欧美国家则把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分别看作春、夏、秋、冬四季的起点。补充材料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
4、将地球绕日运行的轨道分为二十四段,每一段叫做一个节气。北温带国家的季节划分,如下:四季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是一种纬度地带划分方法,它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图1.28)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北寒带90°23°26′0°23°26′66°34′66°34′90°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北极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南极圈南极0°23°26′
5、66°34′43°08′0°46°52′90°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午正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南回归线南极圈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南极0°23°26′90°0°23°26′66°34′66°34′夏至冬至秋分春分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北半球)二十四节气表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变化(同一地点)纬度变化(不同地点)夏夜昼长夜短冬夜昼短夜长夏季冬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出现极夜)北半球昼短
6、夜长(北极圈出现极夜)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出现极昼)谢谢使用:制作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