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doc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doc

ID:56940941

大小:9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27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doc_第1页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doc_第2页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doc_第3页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化工0802姓名:王小龙学号:3060902052日期:5.4地点:化学实验楼302装订线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P)指导老师:王永尧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实验类型:物理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用电动势法测定甲酸被溴氧化的反应动力学。2、了解化学动力学实验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3、加深

2、理解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系数、活化能等重要概念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点、规律。二、实验内容和原理甲酸被溴氧化的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如下:HCOOH+Br2®CO2+2H++2Br–对此反应,除反应物外,[Br–]和[H+]对反应速度也有影响,严格的速率方程非常复杂。在实验中,当使Br–和H+过量、保持其浓度在反应过程中近似不变时,则反应速率方程式可写成:—d[Br2]/dt=k[HCOOH]m[Br2]n(式1)如果HCOOH的初始浓度比Br2的初始浓度大得多,可认为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这时式1可写成:—d[Br2]/dt=k

3、ˊ[Br2]n(式2)其中:kˊ=k[HCOOH]m(式3)只要实验测得[Br2]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即可确定反应级数n和速度常系kˊ。如果在同一温度下,用两种不同浓度的HCOOH分别进行测定,则可得两个kˊ值。kˊ1=k[HCOOH]1m(式4)kˊ2=k[HCOOH]2m(式5)联立求解式4和式5,即可求出反应级数m和速度常数k。本实验采用电动势法跟踪Br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以饱和甘汞电极(或Ag

4、AgCl电极)和放在含Br2和Br–的反应溶液中的铂电极组成如下电池:(一)Hg,Hg2Cl2

5、Cl–

6、

7、Br–,Br2

8、Pt(

9、+)该电池的电动势是:E=E0Br2/Br–+(RT/2F)(ln[Br2]/[Br–]2)-E甘汞(式6)当[Br–]很大,在反应过程中Br–浓度可认为保持不变,上式可写成:E=Const.+(RT/2F)(ln[Br2])(式7)若甲酸氧化反应对Br2为一级,则—d[Br2]/dt=kˊ[Br2](式8)积分,得ln[Br2]=Const.—kˊt(式9)将式代入式7,并对t微分:kˊ=—(2F/RT)(dE/dt)(式10)因此,以E对t作图,如果得到的是直线,则证实上述反应对Br2为一级,并可以从直线的斜率求得kˊ。上述电

10、池的电动势约为0.8V,而反应过程电动势的变化只30mV左右。当用自动记录仪或电子管伏特计测量电势变化时,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采用图11-1的接线法。图中用蓄电池或用电池串接1k欧姆绕线电位器,于其中分出一恒定电压与电池同极连接,使电池电势对消一部分。调整电位器,使对消后剩下约20~30毫伏,因而可使测量电势变化的精度大大提高。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SunyLAB200无纸记录仪;超级恒温槽;分压接线闸;饱和甘汞电极;铂电极;磁力搅拌器;有恒温夹套的反应池(图1);移液管5mL4支、10mL1支、25mL1支;洗瓶;洗耳球;倾倒废

11、液的烧杯。试剂:0.0075溴试剂储备液;2.00、4.00HCOOH;2盐酸;1KBr;去离子水。图1.甲酸氧化反应装置示意图1.甘汞电极;2.搅拌器;3.铂电极;4.夹套反应器431四、实验步骤(1)、调节超级恒温槽至25℃,开动循环泵,使循环水在反应池夹套中循环,将甲酸试剂瓶放在恒温槽内恒温;(2)、认真处理铂电极表面(实验前已完成);(3)、用移液管依次向反应池里加75mL去离子水,10mLKBr,5mL溴试剂,再加入5,mL盐酸;(4)、装好电极和搅拌器,按图1接好电路,打开记录仪,当屏幕上显示轨迹基本为平行横轴的直线时

12、,加入5mL2.00mol*L-1甲酸溶液,调节电位器,使记录指针起始位置在5mV左右,开始记录;(5)、换用4.00mol*L-1甲酸重复以上步骤,记录E-t直线;(6)、将反应温度调到35℃,重复以上步骤,用2.00mol*L-1甲酸记录E-t直线;(7)、实验结束,关闭仪器,整理试验台。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实验所得的E-t直线见附图。由图上任取四到五个点可求得该E-t直线的斜率,记录在下表。表1各E-t直线取点及斜率k*记录表序号温度/℃[HCOOH]/mol*L-1各点(t/s,E/mV)斜率k*1252.00(

13、0,1.9)(266,15.6)0.0522254.00(0,7.2)(170,30.1)0.1353352.00(0,1.9)(170,20.8)0.111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由表1中数据求得三条直线的斜率,由25℃下的斜率k*1、k*2可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