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935816
大小:1.16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7-27
《染色体步移步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Walking)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获取与已知序列相邻的未知序列。染色体步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1.根据已知的基因或分子标记连续步移,获取人、动物和植物的重要调控基因,可以用于研究结构基因的表达调控。如分离克隆启动子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2.步查获取新物种中基因的非保守区域,从而获得完整的基因序列;3.鉴定T-DNA或转座子的插入位点,鉴定基因枪转基因法等转基因技术所导致的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等;4.用于染色体测序工作中的空隙填补,获得完整的基因组序列;5.用于人工染色体PAC、YAC和
2、BAC的片段搭接。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已知DNA序列,分别设计三条同向且退火温度较高的特异性引物(SP Primer),与退火温度较低的兼并引物,进行热不对称PCR反应。现在有很多GenomeWalkingKit,相应的说明书都介绍的很详尽,下面给你发一个原理图:大致的原理是这样的,依据TaKaRa的试剂盒,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基因组DNA的获取。基因组DNA的质量是侧翼序列获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不要使用只经过简单处理的基因组DNA(例如:只进行细胞热处理或蛋白酶处理)作为模板,而要使用经过充分纯化的完整的基因组DNA。此外,由于本方法灵敏度极
3、高,模板DNA一定不要污染,所需的DNA量不要少于3μg。2.已知序列的验证。在进行PCR实验之前必须对已知序列进行验证,以确认已知序列的正确性。具体方法为: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长度最好不少于500bp),对模板进行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再与参考序列比较确认已知序列的正确性。3.特异性引物的设计。根据验证的已知序列,按照前述的特异性引物设计原则设计三条特异性引物,即:SP1、SP2、SP3。4.1stPCR反应。基因组DNA经OD测定准确定量后,取适量作为模板(不同物种的最佳反应DNA量并不相同,实际用量参考下面的注*1),以
4、AP Primer(四种中的任意一种,以下以AP1 Primer为例)作为上游引物,SP1Primer为下游引物,进行1stPCR反应。① 按下列组份配制1stPCR反应液。Template(基因组DNA) x ng*1 dNTPMixture(2.5mΜeach) 8 μl 10×LAPCRBufferII(Mg2+ plus) 5 μlTaKaRaLATaq®(5U/μl) 0.5 μlAP1Primer(100pmol/μl)
5、 1 μlSP1Primer(10pmol/μl) 1 μldH2O upto50 μl ② 1stPCR反应条件如下:94℃ 1min 98℃ 1min 94℃ 30sec 60~68℃*21min 5Cycles72℃ 2~4min*3 94℃ 30sec; 25℃ 3min; 72
6、℃ 2~4min*3 94℃ 30sec; 60~68℃*2 1min; 72℃ 2~4min*394℃ 30sec; 60~68℃*2 1min; 72℃ 2~4min*3 15Cycles94℃ 30sec; 44℃ 1min; 72℃ 2~4min*372℃ 10min 5.2ndPCR反应。将1stPCR反应液稀释1~1000倍后,取1 μl作为2ndPCR反应的模板,以AP1Primer为上游引物,SP2
7、Primer为下游引物,进行2ndPCR反应。①按下列组份配制2ndPCR反应液。Template(1stPCR反应液) 1 μl*4 dNTPMixture(2.5mΜeach) 8 μl10×LAPCRBufferII(Mg2+ plus) 5 μlTaKaRaLATaq®(5U/μl) 0.5 μlAP1Primer(100pmol/μl) 1 μlSP2Primer(10pmol/μl)
8、 1 μl dH2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