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802466
大小:56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7-12
《无粘结预应力BDF空心现浇板工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粘结预应力DBD空心现浇板施工工法完成单位: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执笔人:赵德怀孙春娥韩绪玲)一、前言无粘结预应力BDF现浇板空心板结构,是把预应力技术和空心楼板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结构体系,创造出别具特色的建筑。该结构即能满足现代高层建筑中较难解决的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使用功能灵活的需求,又有效的解决了楼板的抗裂性和耐久性。该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地震作用小、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性能等优点,还可较方便的实现大开间,增大使用面积;在保证使用净空高度的条件下,可降低结构层高,对于有高度限制的房屋可增加楼层,在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和中已有较多应用,已经取得良好的
2、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在无锡太湖金融商务第一街区B2地块1#2#楼工程的施工实践,总结形成本工法。二、特点1、结构自重轻,降低工程造价。BDF薄壁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其重量轻于实心楼板,可节约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相同情况下重量能减轻25%—40%,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降低工程造价。2、增大水平构架高跨比,实现大开间、大空间。由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采用无梁或取消次梁,能增大水平构件的跨高比,相同截面下能降低构件高度20%—35%,在保证使用净空高度的条件下,可降低结构层高。由于结构传力性能的改善,楼板各处均可承载轻质隔墙,使房间任意分隔成为可能,满足业主对空间大小
3、的个性化需求,可较方便的实现大空间、增大使用面积。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采用封闭空腔成孔技术,抑制上下楼层噪音的传递,克服了上下楼层的噪音干扰,楼板隔音率大于45分贝。4、耐久性好,抗裂性能最佳。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通过张拉,预先在构件混凝土中施加了压应力,并在构件内部形成与外荷载反向的平衡荷载,提高了构件承载能力,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构件不会产生裂缝,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耐久性。5、施工方便,缩短工期。因采用平板结构简化了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工艺,较为省工,从而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三、适用范围该项技术适用于大跨度、大荷载、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4、。如:大跨度的住宅楼、办公楼、医院、体育馆、商场、教学楼,同时也可应用于规划限高的建筑和桥梁工程。四、工艺原理无粘结预应力BDF空心现浇板空心板施工技术,实质是利用预制空心楼板的概念,将空心砼薄壁筒体构件(简称BDF薄壁管)圆孔管埋入砼板中,按一定方向排列,同时预埋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现场浇注成型,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最后进行张拉端封堵。五、工艺流程六、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一)模板工程1、根据楼板厚度设计通过计算选择适当的支撑体系,脚手架搭设时除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外,还要考虑考虑预应力张拉操作所需的空间;模板及支撑应考虑能承受结构自重和施工荷
5、载,要求支撑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好。2、端模制作:位于张拉端的端头模板应采用木模,宜在预应力穿束完成后封闭。根据施工图的预应力筋相应位置在木模上打孔,安装模板时其圆孔应与预应力筋伸出位置相对应。预应力筋张拉前,张拉端的模板应及时拆除并清理端部。3、因张拉时上部的施工荷载及楼盖自重对结构产生较大的应力,为防止板出现裂缝,在板下位于1/3跨度处支撑张拉后不准立即拆除,因而在支模时要考虑所保留的支撑不受其它位置拆模的影响,其支撑须保留至张拉层以下第三层。(二)预应力钢筋施工1、板内绑扎非预应力底筋后,即开始铺设预应力筋,最后铺设非预应力面筋,为了确保预应力筋的位置,板内无粘
6、结筋一般用φ12~14钢筋制成支架固定,在弯点及中间每隔1m~1.5设1个支架。。2、普通钢筋绑扎时应留有预应力筋的位置,必须遵循“非预应力筋避让预应力筋”的原则3、钢筋绑扎完毕后应随即垫好板的保护层垫块,以便于预应力筋标高的准确定位。4、无粘结筋的铺设固定。张拉端无粘结筋在板端部模内300mm范围应与承压板垂直,承压板应与内端模贴紧,用钉子固定在端模上,防止由于承压板倾斜造成张拉油缸与承压板互不垂直而影响张拉正常进行。5、锚垫板安装按施工图尺寸定位,并用短钢筋与非预应力筋电焊固定,锚垫板后螺旋筋紧贴垫板,确保局部承压效果,并与垫板及其它非预应力钢筋固定。6、结合工程实际
7、情况考虑,考虑到建筑美观,一般采取内埋式安装埋件,即将来封锚不对结构立面造成影响,埋设深度距埋件表面不得小于100mm。如下图所示:无粘结预应力张拉端封堵预留口7、无粘结筋在接近埋件约1000时顺势穿入埋件。铺放时要按编号对号入座,搁置在支架上,全长应平行,不得扭绞,预应力筋穿过张拉端螺旋筋、锚垫板及模板,在模板外的长度不宜少于300mm。(三)电气预埋管线的铺设1、为控制现场的施工质量,保证BDF空心薄壁筒体的安装作业,突破原有的直线最短的布管原则,利用管的前后左右间距及管与结构边缘或梁侧缝隙进行配管,做到横平竖直。对于管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