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772846
大小: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08
《心理危机排查情况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心理危机排查情况报告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一、总 则(一)干预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
2、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小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
3、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及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职责、措施和方法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4、,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学校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
5、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组长: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干部。(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职责1.协调各部门做好心理危机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2.建立心理危机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相关渠道; 3.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相关设备建设和人员建设; 4.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科学研究; 5.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组织技术合作和交流; 6.对外公布有关心理危机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7.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
6、,及时更新预案,保持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⒈心理辅导室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班主任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⒉学校每年对三类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①对六年级不能适应学习环境学生的排查;②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排查;③对心理压力太大学生的重点排查。排查结束后学校要把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名单交到心理辅导室。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⒈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
7、的心理状况,对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周向年级组长汇报一次,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汇报。⒉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主任、学生干部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经常了解全校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⒊学校发现有学生心理问题迅速恶化或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心理辅导办公室报告。⒋对学生中存在的严重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心理危机事故及其处理情况,应及时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汇报。(四)心理危机干预三级工作网络
8、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模式,确定心理危机干预三级工作网络。 1.以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为核心。 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发现处于危机状态或需要立即干预的学生,应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专业人员应给予评估和会诊,及时采取心理治疗或转介等措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