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作者:王艳玲吴雪萍来源:中国教育网点击数:686更新时间:2007-6-14文章录入:glgcx]【摘要】作者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德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有所启示。【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在世界前列,对提高全民劳动素质、保证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的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秘密武器”。笔者在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一、健全法规,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德国职业教育的立法颇为周密完备,2
2、0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就有十多项,形成了一整套周密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规范了实施职业教育学校的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以法律形式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顺利运行。根据《联邦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各州都制定了州一级的《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对18周岁以下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未进普通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原则上不允许一个年轻人不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就开始职业生涯。对于教育经费问题,联邦《基本法》明确规定国民生产总值的1.1%、工资总收入的2.5%
3、用于职业教育,在战后经济困难时期也是如此,并要求由议会审定监督。德国的《劳动促进法》还对在职进修人员的收入、待遇及提供的帮助等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而且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德国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从整体上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德国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中国家不占主导地位,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是通过立法得以不断加强的。1969年联邦德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确立了国家调控职业教育的地位。依据该法,企业培训必须遵守联邦政府制定的全国统一的
4、企业培训规章条例;学徒在培训前须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及企业的责任和义务都事先由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学徒所选择的培训职业也必须是《职业培训条例》所规定的、全国统一的、国家认可的。正是通过教育立法,保证了全国职业教育的相对统一和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使公众树立了良好的职业教育观念,促进了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据统计,德国现在每年约有70%(160万左右)的年轻人在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中接受培训。总之,一整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使德国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二、强调实践,坚持“产”为主导的产学
5、合作德国产学合作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以产为主,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中,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分工合作,双管齐下。各类中学毕业生如果要谋求一个职业岗位,必须首先通过申请成为某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学徒,其未来的职业岗位十分明确,该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就是培训的目标。在这种培训方式中,“产”是龙头,“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补充什么;实践环节就在企业培训中心、甚至直接在企业生产线上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则由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双元制”模式中的职业培训学校直接为企业需要服务,企业需要什么,职业培训学校就教什么。企业对职业培训起主导作用。根据相关法令培
6、训企业始终对培训负有完全的法律责任,因而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能力素质的要求、企业对劳动者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要求自行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也正是由于企业在职业培训中起主导作用,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训岗位、场所、设备师资、资金等办学条件,甚至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都能妥善解决。德国企业不把培训任务完全交给学校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方面学不可能配备如此先进的、与当前正在使用的完全相同的设备设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面对面直接考核本企业未来员工各方面的表现,这对保障企业员工的高素质十分必要。德国的大型企业都建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培养自己所需要
7、的合格员工。目前,受国家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德仅13的私人企业(大约50万个)提供职业培训,而且多是一些岗位有限的小型企业。为了调动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主要责任的积极性,联邦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照顾,如规定企业的职教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可减免税收,可计入产品价格,在产品售出后收回,等等。此外,国家还拨专款,与州政府和工商联合会等部门联合,设立“跨企业培训中心”,支持中小企业和特殊行业的职业培训。产学合作的“双元制”也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职业教育,拓宽了办学渠道,节约了教育经费,保证了学以致用。三、中高衔接,发挥职业教育规模效益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达
8、还体现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衔接。由于中职教育之后接受高职教育及升入大学的渠道都是开通的,而中职教育的发展在促进德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