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726280
大小:100.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7-06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向B银行借款1000000元,为期3年,一次还本付息,合同利率为3%,实际利率为4%,为取得借款发生手续费27747元,2011年末“长期借款”科目余额为( )元。A.1011143.12 B.1002253 C.981143.12 D.972253 2、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折价发行4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10%,发行价格为90万元。债券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假定实际利率是12%。该债券2011年度确认的利息费用为( )万元。A.6.5 B.10 C.10.8
2、 D.7.5 3、就发行债券的企业而言,所获债券溢价收入实质是( )。A.为以后少付利息而付出的代价 B.为以后多付利息而得到的补偿 C.本期利息收入 D.以后期间的利息收入 4、某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对外发行3年期、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的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7%,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实际收到发行价款1054.47万元。该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经计算确定其实际利率为5%。2011年12月31日,该公司该项应付债券的“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余额为( )万元。A.54.74 B.71.75 C.37.19
3、 D.17.28 5、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该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面值总额为300000万元,发行价格总额为313347万元;支付发行费用120万元。假定该公司每年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实际利率为4%。2011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A.308348.56 B.310756.08 C.308186.32 D.308008.20 6、A公司经批准于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可转换公司债券10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
4、,实际利率为8%,利息于每年年末支付。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不足转股部分按每股10元以现金结清。则发行时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万元。[(P/S,8%,5)=0.68,(P/A,8%,5)=3.992]A.879.6 B.120.4 C.0 D.1000 7、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面值总额为10000万元,实际收款10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利率为6%。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9465.40万元,2012年1月1日,某债券持有人将
5、其持有的5000万元(面值)本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1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甲公司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转换债券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 )万元。A.4983.96 B.534.60 C.4716.66 D.5083.96 8、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溢价发行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债券于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面值总额为15000万元,发行价格16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利率为6%,发行费用100万元,甲公司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甲公司发行此项债券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
6、积”和“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的金额分别为( )万元。A.1690.64和890.64 B.1790.64和990.64 C.1690.64和990.64 D.1790.64和890.64 9、A公司从B公司融资租入一条生产线,其原账面价值为430万元,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为410万元,按出租人的内含利率折现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42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为500万元,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为10万元。则在租赁开始日,A公司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未确认融资费用分别是( )万元。A.420,80 B.410,100 C.420,90 D.430,80 10、某项融
7、资租赁合同,租赁期为8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万元,承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为50万元,与承租人有关的A公司担保余值为20万元,租赁期间,履约成本共50万元,或有租金20万元。就承租人而言,长期应付款科目的入账金额为( )万元。A.870 B.370 C.850 D.420 11、2009年初,A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栋管理用办公楼,总价款12560万元,当日先支付256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