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作业规程.doc

副井作业规程.doc

ID:56725323

大小:393.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7-06

副井作业规程.doc_第1页
副井作业规程.doc_第2页
副井作业规程.doc_第3页
副井作业规程.doc_第4页
副井作业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副井作业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主斜井井口位置选择在井田南部,矿区中部,副斜井东50m,坡度为16°,方位角为0°。井筒坐标为:x=.305,y=.894,主斜井主要担负运煤、进风等任务。该掘进工作面巷道为全岩巷,局部构造影响有半煤巷,设计工程量:496m,服务年限为24年。开工时间:2011年11月竣工时间:2012年4月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图。第二节编写依据一、依据山西安煤矿业设计院提交的恒泰南庄煤业《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编写。二、与工作面有关的地质资料大多来源于省地质勘探队资料说明书及山西安煤矿业设计院提交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结合实际调查的矿区范围地质产状

2、编制本作业规程。三、2010年12月由山西煤炭地质144勘察院提交的钻孔资料。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1、该主斜井地面相对位置石井田南部,矿区中部,该部位没有河流,没有任何水利设施,因此,不会对该工程有影响。2、主斜井井筒布置在岩石中,上覆煤层没有开采,不会对该工程有影响。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水平名称624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标高1112.4水平井下标高1041水平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东部是坡地,该部位没有河流,没有任何水利设施,黄土高原耕地,无建筑物。井下位置及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巷道断面较小加之距地表深成巷后对地

3、面设施无影响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原2#3#煤层有一定范围的采空区走向ES倾斜EN长度(m)496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含煤地层该井田含煤地层共12层煤,中、东部含煤地层太原组9号煤层局部可采,10号煤层大部分可采,11号除去东南部有剥蚀外基本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山西组1#煤层仅中部可采,其余各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1)1上号煤层山西组顶部,不含夹矸,结构简单,厚0.73—2.91m,平均1.03m。下距9号煤层76.58—88.05m,平均82.32m。顶、底板一般为泥岩或粉砂岩。(2)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上距1上号煤层间距为76.58—88.05m,平均

4、13.50m。煤层厚度0—1.90m,平均0.76m,煤层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矸,厚度变化大,煤层顶板以石灰岩为主,底板以泥岩为主,为局部可采煤层。(3)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下部,上距9号煤层间距为11.60—17.20m,平均13.50m,煤层厚0—1.63m,平均1.01m,不含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厚度变化不大,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底板以粉砂岩为主,为大部稳定可采煤层。(4)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下部,上距10号煤层间距为0.90—5.70m,平均3.64m,煤层厚度1.64—4.67m,平均2.93m,含2—3层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炭泥岩或泥岩,

5、底板为铝质泥岩,为稳定可采煤层。二、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1)2号煤层属低灰、低硫、高热值的气煤和1/3焦煤。是很好的炼焦用煤。(2)9、10号煤层属低灰、高硫、高热值的肥煤和气肥煤,脱硫后可作炼焦配煤。(3)11号煤层:属中灰、中硫、中热值—高热值的1/3焦煤,可作炼焦配煤。煤层顶底板情况表各煤层顶底板岩性见下表:(附图:煤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地质概况本井田位于霍西煤田中西部,东西两侧受霍西断层和柴荆山断层及一级罗云断层控制。该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东的褶曲构造倾角8—10°,伴随阶梯状正断层为主。褶曲受断层影响,轴线与断层相似,构造简单偏中等。1、奥陶

6、系中统峰峰组(O2f)详查勘探以往钻孔揭露厚度为72.29—115.98m,平均厚95.65m,下段厚40.96—75.79m,平均厚57.40m,岩性为灰及深灰色泥灰岩及石膏层,夹薄层状石灰岩,石膏层多为纤维状。上段厚23.12—47.45m,平均37.15m,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中、下部多为角砾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顶部有铁质浸染呈褐色。2、石岩系(C)石炭系发育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分述如下:(1)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覆盖于奥陶系地层之上。厚度为10.07—24.06m,平均厚17.85m。由灰色及浅灰色铝质泥岩和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及不稳定的薄层石

7、灰和煤层组成。底部多为铝质岩,具鳞状结构,可见有星散状和结核黄铁矿,顶部多为泥岩、粉砂岩。从岩性、岩相分析,属泻湖海湾沉积,局部有不稳定的泥岩沼泽化环境。(2)上统太原组(C3t)整合覆于本溪组地层之上。K1石英砂岩至K7砂岩底,厚度为74.40—97.10m,平均85.94m。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以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石灰岩(K3石灰岩不发育)及煤层(5、6、7、7下、9、10、11号)组成。含主要可采9号、10号、11号煤层,其他煤层为不可采的不稳定煤层。总体来说,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类型。第四节水文地质(一)井田水文地质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