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69892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05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1.背景三教合一,儒学地位受到挑战。2.概念理学是北宋时候形成,融合了 佛 、 道 和儒三家新的儒学体系。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3.主要代表人物类别朝代人物主张影响理学 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宇宙本原是“ 理 ”,提出“ 格物致知 ”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南宋朱熹天理是“三纲五常”,提出“ 存天理 , 灭人欲 ”3.主要代表人物类别朝代人物主张影响心学南宋陆九渊世界本原是“ 心 ”,可以通过反省内心知道天理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产生深远影响明朝王阳明提出“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组合式
2、选择题每个选项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合而成。此类题型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信息范围广,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可以是异同比较,这便于考查学生的理解、综合、归纳、比较、推理等能力。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技巧之一是学会观察和分析选项,重视选项组合规律,确定应选择的点或应排除的点。所以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最好采用“基选法”,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备选内容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便可快捷正确作答,少走弯路。组合式选择题的特点和解法1.对理学的基本认识“二程”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
3、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历经数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1.对理学的基本认识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C.说明理学反对
4、封建专制统治D.说明理学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C2.宋明理学的特点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1)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宋明理学的特点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1)特点: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
5、)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2.宋明理学的特点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1)特点: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2.宋明理学的特点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2)异同比较:①同: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
6、则。②异:前者认为“理”是通过“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而后者认为“心即理”,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不用学习只要通过内心反省就可以体会“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D2010年10月22日,是理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朱圣人的大寿,引得两省四地——福建的尤溪县、建阳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婺源市,以“朱熹故里”为名,各自倾注地区和省域之力,
7、汇聚总量超过40亿元的资本项目,以作圣人“寿礼”。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主张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存理灭欲”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首先要“认清哪个是天理,哪个是人欲”。朱熹认为“天理”即作为伦理道德的三纲五常,“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其二,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其三,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过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循序渐进,“自然纯熟”。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