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654965
大小:59.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7-01
《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让广大教师身心疲惫且收效甚微的工作。谈谈自己对学困生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关键词:学困生应试教育转化爱心责任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较复杂的。除了少部分智力因素以外,大部分是由后天形成的。在这里,撇开社会环境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不谈,单从教育大环境及学校和老师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1、应试教育是学困生产生的推手国家教育改革这么多年,非但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反而让广大教师和学生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虽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限制学生考试次数,但实际上教师和学生们一直在围绕考试分数转。教师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2、。每天除了备课、上课,就是批改大量的练习,忙于个别辅导;学生们每天在校要完成校内作业,回家还要完成家庭作业(小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均有作业),部分学生还要在放晚学或双休日参加校外文化补习。在老师和课业的双重压力下,一部分心理脆弱,意志薄弱或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反复刺激下,就会产生自暴自弃、消极应付的心理。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对学生智能的多元化开发,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导致大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观察笔者周围的一些学校,下午两节课后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不知从何时被所谓的“辅导课”取代,传统的班、校兴趣组也悄然淡出师生们的记忆。学校
3、大型的体育运动会、风筝节风筝比赛、艺术节才艺比赛、体育单项竞赛、动手类的科技、航模比赛等活动因耗费学生时间和精力,也逐渐被遗忘。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单一、枯燥,不外乎是抄、写、读、背、算,动手、实践的作业极少。作为教师,面对现状既痛心又很无奈。痛心的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真正从学校得到了什么?将来他们又能做什么?优生尚如此,何况学困生乎?我想,在全社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呐喊声中,学生们才是最无辜的牺牲品。无奈的是,在分数至上的现实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学生的分数考不上去,学校领导尚可以原谅你,但家长却不原谅你。2、教师
4、教育方法失当是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1)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产生偏见,缺乏足够的爱心和耐心,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或漠不关心,或讽刺挖苦,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像患病的人受到权威的判决一样,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动力。(2)学科教学技艺不够精湛,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钻研得不够透彻,或是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合理、精当,致使课堂教学不能引人入胜,课堂效率低下,部分学生的思维就会游离于课堂之外。事实证明,许多学生就是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的课而厌恶这一学科,从而成为这一学科的学困生的。(3)教师没有明察秋毫,及时补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没有进行细
5、致入微的观察,致使学困生在某一课时,某一章节的学习活动中,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而没有得到老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以后的学习就会更加困难重重。二、如何正确认识学困生1、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个体性格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以及后天努力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在学业上的差异。即使是在学习成绩整体较强的班级,也会有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所谓“学困生”。我以为“学困生”只是一种相对的提法,是与班级中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的教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学生相比,比较弱势的少部分群体。作为教师首先要面对现实,正视学困生的存在,既不可漠然视之,任其自由发展,也不可有“恨铁不成钢
6、”的急躁想法和做法。从评价标准的区别来看,我们对学困生的认定也可能是失准的或是偏激的。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一定程度上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成败,忽视了孩子身上的多方面的潜能。目前的教育制度虽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评价机制和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依靠考试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标准,出现大批的学困生也就在所难免了。2、学困生都是可以转化的从多年的从教经验中我体会和观察到,学困生除了少部分学生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外,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正常,有的甚至智力超群。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学习上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因为对
7、学习失去兴趣,缺少自信,或是主观懒惰,不思进取,所以造成成绩低下。长期的失败的打击,以及不被老师或同学重视,又加深了他们自暴自弃的情绪的蔓延。如此恶性循环,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原因。部分学困生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的情况,在另外一些科目中却表现正常甚至超常。事实证明,学困生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转化的,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广大教师,要树立信心,不懈怠,不放弃,力争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3、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1)从学困生形成的因果关系来看,学困生的现状已经与其生活环境、生活态度、心理定势、行为习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