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从种到界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从种到界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ID:56645479

大小:40.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7-01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从种到界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从种到界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同铁一中八年级生物学科学案从种到界学习目标:(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4)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5)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6)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重点:生物分类的单位。难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预习指南:1、生物分类的单位:生物分类的单位从

2、大到小依次是  、  、  、  、  、  、  ,其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2、生物的亲缘关系的确定: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  ,亲缘关系越  。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  ,亲缘关系越  。3、桃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桃在分类上隶属于  属、  目、   纲、      亚门、     门、     界。4、根据进化思想,人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   、   、     。学习过程设计:(一)生物分类的单位: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

3、是:界→  →  →  →  →  →种。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物种的意思。2、随着分类单位的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     ;     越来越近;生物的种类(种群)越来越  。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大的     ,反之,则不一定同属于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4、在植物分类鉴定过程中,科的特征研究是植物分类研究的基础,了解  的主要特征,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识别、鉴定植物。因此,“  ”在植物分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     ,在识别、鉴定植物时,我们首先该识别的分类单

4、位是“科”。绿色开花植物有300多科。(二)生物分类的意义: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   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   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对生物进行分类、科学的命名,是为了避免生物名称的混乱,也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对于动植物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生物分类的综合分析:1、种也叫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   。物种之间有明确的   ,即互不交配,各自产生自己的后代。从现代遗传学的观点来考虑,物种是一个具有   基因

5、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2、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体的   特征来分的,分类等级越  ,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  ,即共同特征越  ,反之亦然。所以,种中的生物共同特征最  ,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  。检测: 1、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A、门、属  B、纲、科  C、门、种  D、界、种2、在下列分类的等级中,哪个等级的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更多( )A、属  B、科  C、纲  D、目3、在某一等级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其主要特征仍然适用于比它小的等级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如马

6、科动物的主要特征,仍然适用于马属中的动物。现在用细胞的基本结构特点作为生物分类的一个特征,分类单位应该是( )A、种  B、科  C、界  D、门4、下面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生物是( )A、海蜇和水绵 B、蝴蝶和啄木鸟 C、鱼和北极熊 D、水稻和玉米5、下列各分类单位中,理论上讲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A、目  B、科  C、属  D、种6、下列生物中,与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猫头鹰  B、大熊猫  C、狗  D、东北虎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生物便是一个物种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两种

7、生物的分类级别相同的越多,它们的共同点也就越多  D、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8、和向日葵在生物分类上共同特征最多的植物是( )A、玉米  B、大豆  C、水绵  D、葫芦藓9、下列分类单位中,能被属包含的分类单位是  。10、下列各分类单位中,一般来说,哪一分类单位之中,任意的两种生物之间拥有的相同或相似的基因较多( )A、目 B、科 C、属 D、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