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资料了解黄河的贡献,理解黄河是“母亲河”的含义。2.知道黄河主要的危害有地上河、凌汛、断流等,理解其成因和治理黄河的重要性及其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及根本措施。3.通过黄河多沙的人为原因分析,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黄河利与弊共存的事实,增强辩证观,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4.重点:利用黄河流域图掌握并能够填注黄河的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等)。☆预习导学—不看不讲☆滔滔黄河 阅读教材和“黄河水系”图。1.黄河概况(1)流域概况发源地:A 巴颜喀拉山
2、 ;①源头: 卡日曲 ;注入的海洋:B 渤海 ;长度: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 二 长河。 (2)上、中、下游各河段概况上游中游下游分界点a.内蒙古 河口 、b.河南 旧孟津 流经省区 青 、 川 、甘、宁、内蒙古 内蒙古、 晋 、 陕 、豫 豫、 鲁 流经地形区C 青藏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E 黄土高原 F 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②湟水③洮河④ 汾河 ⑤ 渭河 水文特征河水清浅水流缓慢落差 大 ,水量 大 ,含沙量 大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成为 地上河 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危害:黄河上游的 草地沙化 问题及其凌汛,中
3、游的 水土流失 ,下游的“ 地上河 ”隐患以及凌汛,夏季暴雨集中引发的 洪灾 ,还有新出现的缺水 断流 ,水污染等,是黄河存在的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 (2)治理: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沙 ,治理黄河的根本是搞好 中游黄土高原 的水土保持。 (3)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黄河的防洪工作,建设 大型水库 ,在中游 黄土高原 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 黄河大堤 。 (4)综合效益:灌溉、 防洪 、发电等。 1.比一比,看看谁对黄河最熟悉。(1)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 A 。 (2)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
4、:① 渭河 , ② 汾河 。 (3)黄河上已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③ 小浪底 水利枢纽;著名的水电站④ 龙羊峡 水电站。 (4)黄河发源于 青海 省,入海处所在地是 山东 省。 (5)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 华北 平原,⑥ 黄土 高原。 (6)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是 秦岭 。 2.结合教材“‘地上河’示意图”,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危害? 原因: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支离破碎;②中游地区夏季暴雨集中,对地表冲刷作用大,中游地区植被差;③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床
5、升高。危害: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3.阅读教材“黄河断流”资料,简述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黄河主要流经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黄河沿岸人口多,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量大、引黄灌溉浪费严重、小浪底拦截也是部分原因。4.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人民政府就提出了“要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宏伟规划。40多年来治理黄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首先,在经常决口改道的下游,培修加固了1800千米的黄河大堤。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使黄河的含沙量
6、已经开始减少,这是治黄的关键。上游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初步实现了梯级开发,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另外,引黄河水灌溉还形成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治理黄河,是一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斗争。现在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达成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这一远大目标,还要长期艰苦地努力。 阅读上面材料,找出黄河上、中、下游开发治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原因。河段忧患忧患成因上游草地 沙 化和 荒漠 化严重,初春有 凌汛 自然因素:气候干燥,纬度位置偏北,冬季气温偏低;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中游河水 含沙量 很多 黄土
7、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发生 洪涝 灾害多,断流现象时有发生 地处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旺盛,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季节变化大。人为原因:两岸地区无计划用水,过量引用黄河水 主要措施:上游: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水利设施; 中游: 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水库,可以有效地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含蓄水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政府在黄河流域实施水
8、量统一调度,实现全年不断流,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