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

ID:56609992

大小:4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9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工程又叫技术或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另一种里,地改造生物的。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的水平的设计施工,需要有专门的工具。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有:“”、“”、“”。二基因工程的工具1、基因的“剪刀”(1)它指的是限制性内切酶,简称为,正是伴随它的发现,以人类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为目的的才应运而生。(2)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中,限制性内切酶是不是就是一种?(3)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是a:;b:(4)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的切点

2、相同吗?2、基因的“针线”把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同一种限制酶来切割,然后让两者的黏性末端黏合起来,问:(1)两者的黏性末端能黏合起来遵循的原则是。(2)DNA连接酶的作用是。3、基因的运载体(1)要将一个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内,还需要有运输工具,这就是(2)通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和等。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②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③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如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基因。(3)质粒它存在于及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有的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外能

3、的很小的环状分子。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提取2、与结合将与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同来源的DNA的过程。如果以质粒作为运载体,首先要用一定的切割质粒,使质粒出现一个切口,露出黏性末端。然后用限制酶切断,使其产生相同的。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就会因碱基互补配对而结合,再加入适量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重组DNA分子。3、将导入4、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基因的表达是指通过和合成的过程。四基因工程的应用(见书)一、选择题2()1、下列哪组均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运载工具?A

4、、大肠杆菌、噬菌体B、蓝藻、质粒C、动物病毒、噬菌体D、线粒体、质粒()2、遗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质粒其本质是什么分子?一般取自何类生物?A、蛋白质、噬菌体B、蛋白质、动物细胞C、DNA、细菌细胞D、DNA、植物细胞()3、下列四条DNA分子中,彼此间具有黏性末端的一组是TAGGGGTACCTTTACC①②③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基因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A、细胞B、细胞器C、分子D、原子()5、下列属于基因运载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具有某些标记基因②具有环状的DNA分子③能够在宿主细胞

5、内复制④具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目的基因的提取和检测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和导入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7、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繁殖速度快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D、性状稳定、变异少()8、1976年,美国的H.Boyer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了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A、能进行D

6、NA复制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素()9、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的叶肉细胞中准确地表达出来主要是因为A、目的基因能在植物体细胞核中进行复制B、不同生物具有相同的一套遗传信息C、目的基因与棉花DNA的基本结构相同D、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10、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青霉素    D、乙肝疫苗( )11、下列哪一组生物都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成功的A、转基因奶牛与无籽西瓜      B、超级小鼠与高产青霉菌C、超

7、级绵羊与无籽番茄      D、超级绵羊与抗虫棉( )12、1982年,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和牛的生长激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A、DNA  RNA  蛋白质     B、RNA  DNA  蛋白质C、DNA  蛋白质  RNA     D、RNA  蛋白质  DNA( )13、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