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 名与实 导写.doc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 名与实 导写.doc

ID:56602306

大小:1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9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 名与实 导写.doc_第1页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 名与实 导写.doc_第2页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 名与实 导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 名与实 导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话题作文“名与实”导写【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孔子很重视“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而《吕览》认为事物的价值在其“实”,所谓“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宋代的王安石则说:“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生活中,“名与实”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也启迪着我们。  请以“名与实”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写关系类型话题要明确二者指向,理出二者间的关系。  名与实是一对古老的话题。从一个人到一个地方,一件物品,一个事件,都有“名”与

2、“实”的两面。  “名”——名称、名声、名望、名誉、名头、名分、名义等。(他人、社会的评价或是在社会的地位)  “实”——实际、实质、实在、实有、实力、实践等。(偏向于客观实际、现实)  1.二者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  统一:实至名归,名副(符)其实、名不虚传等。  分离:名不副(符)实、徒有虚名、名过其实、名存实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  2.抽象的“名”与“实”间的关系。  第一种:  名=实名实相副(实名)  名>实虚名(目前,在名与实的问题上,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发生了一些偏差,名与实的距离越来越大。突出的表现有:一是不甘寂寞。跑职务、跑职称、跑先进等。

3、二是不讲过程。只要能爬到某个位置上,至于德才是否兼备、能不能干好,管它呢!三是不择手段。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个人目的,什么办法都想得出来。)  名<实有能力得不到社会承认。  第二种:  (1)实为求名之基础;名是求实之目的。  (2)名为求实之动力;实为求名之目的。  (3)有实后社会应给名(有实无名会有怎样的后果);有名后应时常自省是否有实(有名无实会有怎样的危害)。  (4)先有实,再求名;名会反作用于实。  分析:  “实”  (1)“实”的重要性:  ①实是名的基础,有了实,才能经得起检验、考验。  ②有实才能对社会有实际的推动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2)怎样求“

4、实”?  ①积累,循序渐进,让实力慢慢增长。  ②远离名利,保持宁静、淡泊的心态。  ③实,依靠个人努力便可求得,是个人可以掌控的;而名则须仰赖他人,仰赖机遇。-3-用心爱心专心  “名”  (1)求“名”的原因:  ①渴望被肯定,渴望获得社会的承认。  ②获得一定的影响力,让自己的“实”有用武之地,影响甚至支配社会的运转。(名人效应、名牌、名牌宣传、“口碑”)  片段欣赏:对一个人而言,所谓“有名”,就是指有影响力。但影响力有两种,一种是角色的影响力,一种是思想(精神)的影响力,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正如香港演艺界,有偶像派明星和实力派明星之分。  一个人角色的影响力是因为他在那样

5、一个位置上,出镜的机会多,慢慢地就有了名,但他有沒有自己的灵魂与思想,有沒有节操和学养,那就很难说了。而思想的影响力是源于文化的底蕴,眼光的独到和头脑的睿智。  角色的影响力是暂时的,思想的影响力是永恒的。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些人要什么有什么:名誉、头衔、地位、资历、金钱、处事的伎俩、如鱼得水的人际关系……他们什么都不缺,唯独缺的就是文化创造力。他们却影响甚至支配着社会的运转,这也是我们落后和不发达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教育愈来愈失落了对自我的灵魂拷问,疏离了“反躬自省”之学。人们愈来愈依赖于外在的名分对自我的定义,而缺乏自知之明。除了一大堆的社会角色、各种头衔,却无法确证自我。人成为盛装

6、各种面具、道具的容器。不是有学问就能成为“博导”,也不是一定要有学问才能成为“博导”,但“博导”似乎是有学问的代名词。我经常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假冒伪劣产品我们都深恶痛绝,那么,对于一个徒有其表、浪得虚名的人,我们又将如何看待呢?  (2)“名”的作用。  ①可促进“实”的进一步提升。  ②“名分”,所处的身份地位对人是一种约束,“在其位,谋其政”。  ③为成功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  第三种(较为单薄):不要名,只求实;先要名,再求实。  3.具体的名与实的关系。  三种人:名垂千古(名与实相符);默默无名(有实无名);遗臭万年(有实但此名不出也罢)。  四类人:无名无实,有名

7、无实,有实无名,有实有名。  【例海导航】  名不副实的事例:赵括“纸上谈兵”;东郭先生滥竽充数;周杰伦被某名牌大学聘为教授;唐骏学历造假;肖传国,李一,张悟本(与实际能力不符)等。  名实相副的事例:杨澜、周杰伦拒绝靠绯闻成名等。  “名”的重要性:卡文迪许的库仑定律为世人所知推迟了13年(倘若论文能早面世会怎样);郭宝成之所以能推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正是由于他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现在他已调任人大副主任这一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