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

ID:56577206

大小:30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8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_第1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_第2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_第3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_第4页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三全真模拟(二)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单位不属于能量单位的是()A.焦耳(J)B.毫安时(mAh)C.电子伏(eV)D.千瓦时(kW·h)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L1、L2、L3的电阻关系为R1<R2<R3,电感L的电阻可忽略,D为理想二极管.电键K从闭合状态突然断开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L1逐渐变暗B.L1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C.L3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D.L2立即熄灭3.某物体在

2、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使其中某个力F方向保持不变,而大小先由F0随时间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随时间均匀增大到F0,在这个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保持不变,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a或速度v的变化情况的是()4.分别置于a、b两处的长直导线垂直纸面放置,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c、d在一条直线上,且ac=cb=bd。已知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d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则a处导线在d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为(  )acbdA.,方向竖直向下B.,方向竖直

3、向上C.B1-B2,方向竖直向上D.B1+B2,方向竖直向下5.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1带负电,a、b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Q2一定带负电B.Q2的电量一定大于Q1的电量C.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D.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10用心爱心专心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

4、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物块A、B叠放在一起,若它们共同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则()A.A、B间无摩擦力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αC.A、B间有摩擦力,且B对A的摩擦力对A做负功D.B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7.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地上的“凡人”过一年,天上的“神仙”过一天,如果把看到一次日出就当做一天.“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轨道距离地面约H=350km.

5、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能计算“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周期B.能估算航天员24h内在太空中度过的“天”数C.能计算“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速率D.能计算地球对“神舟”七号飞船所受的万有引力8.如图所示,A板发出的电子(重力不计)经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M、N间,MN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子通过磁场后最终打在光屏P上,关于电子的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其他不变,则电子打在荧光屏

6、上的位置上升B.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其他不变,则电子通过磁场区所用时间不变C.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其他不变,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速度大小不变D.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其他不变,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速度变大甲乙O9.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甲、乙由静止释放后()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

7、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10用心爱心专心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

8、下一系列点。(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v2=v2-v02),填入下表:点迹s/cm△v2/m2·s-2O//11.600.0423.600.0936.000.1547.000.1859.200.23请以△v2为纵坐标,以s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中作出△v2—s图象.若测出小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