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案23_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练案23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二)本练案共16题,共80分,用时80分钟一、精准训练(4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早晨起来梳理头发情景的两个名句是“绿云扰扰,_梳晓鬟也_”。(2)杜甫在《登高》中“_万里悲秋常作客_,_百年多病独登台_”两句描绘了目睹苍凉秋景,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处境的悲愁之绪。(3)在《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时间飞逝的两句是:“_海日生残夜_,_江春入旧年_”。[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鼎铛玉石_,_金块珠砾_,弃掷逦迤”,勾勒出了秦王朝毫不珍惜六国宝物的情形。(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开篇“_春花秋月何时了_?往事知多少”两句惊心动魄,把心中的愁闷劈空倾泻出来。(3)王维在《使至塞上》描绘边塞落日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雄浑的两个诗句是“_大漠孤烟直_,_长河落日圆_”。[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_纵一苇之所如_,_凌万顷之茫然_”两句描绘了夜晚泛舟长江,听任小船漂流而去,出没在旷远迷茫江面的情景。(2)苏轼在《念奴娇·赤
3、壁怀古》中用“_江山如画_,_一时多少豪杰_”两个名句赞叹了江山的美好和人才辈出。(3)李白《行路难》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_直挂云帆济沧海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_寄蜉蝣于天地_,_渺沧海之一粟_”两句以蜉蝣、粟米为喻,阐明了人生短暂、人很渺小的道理。(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_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两句表达了千古难以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的感慨。(3)李商隐《夜雨寄北
4、》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_君问归期未有期_,_巴山夜雨涨秋池_”。[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韩愈在《师说》中“_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而耻学于师_”两句指出了“今之众人”的知识状况和不肯从师学习的心理表现。(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了败仗,仓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封狼居胥,_赢得仓皇北顾_”。(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_枯藤老树昏鸦_,_小桥流水人家_”两个
5、名句加上“古道西风瘦马”,营造了冷落暗淡的气氛,显示出清新幽静的境界。[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阐明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之意的两句是“_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_”。(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想为国立功的名句“_廉颇老矣_,_尚能饭否_”。(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直抒对秦汉伤心的名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_”。[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
6、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两个名句是“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去以六月息者也_”。(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勾画出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图景的名句是“_惊涛拍岸_,_卷起千堆雪_”。(3)孔子在《论语·述而》中,“_其不善者而改之_”阐明了见人不善就引以为戒的自我修养态度。[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_舞幽壑之潜蛟_,_泣孤舟之嫠妇_”两句描写洞箫的凄冷、幽怨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
7、起舞,让船上被抛弃的妇女哭泣。(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_相逢何必曾相识_”两句表现了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认识与否,都会产生共鸣。(3)在《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颁布的受下赏者的条件是“_能谤讥于市朝_,_闻寡人之耳者_”。[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二、实战训练(40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从正面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个名句是“_锲而不舍_,_金石可镂_”。(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凝聚不散流动不畅以至于停止的两个
8、名句是:“_冰泉冷涩弦凝绝_,_凝绝不通声暂歇_”。(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避世之人不知外界朝代更替的两句是“_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