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

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

ID:56518222

大小:970.3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26

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_第1页
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_第2页
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_第3页
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_第4页
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奇想化的_战争启示录_莫言战争小说谈片_张志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1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an.,2013第36卷第1期JournalofShanxi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Vol.36No.1·现当代文学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创作研究聚焦莫言:乡土、传统与域外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是中国文坛的一大盛事,也成为我们推进莫言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契机。这里的一组文章,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王春林的《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如题所示,探析莫言对本土文学传统的积极继承,在通常人们讨论较多的古典文学传统之外,又提

2、出其对现代文学传统的承续———是的,新文学运动从五四以来,迄今已经近百年了,它自身的成就和经验,当然有其独到之处,需要予以充分的考评。而莫言,正是新文学从鲁迅、沈从文以来的乡村书写的又一高峰。张艳梅的《历史文化视野中的莫言》,将感受性和分辨力融为一体,话题纷繁,内涵密集,又处处注意辨析莫言创作中内在的矛盾和张力,是一篇值得推荐的力作。《莫言作品在越南的翻译与研究》的作者范文明,是越南国立河内大学外国语大学的中文教师,现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他讲到莫言《丰乳肥臀》等作品对越南青年作家的影响,显然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3、重要信息。笔者的《奇想化的“战争启示录”———莫言战争小说谈片》,则是在对莫言创作进行多年的追踪研究之后,力图开出新的研究界面的一次探索。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读者,从诺奖颁奖前后的短暂激动,延伸到对莫言的作品、对新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关心和阅读。我们的另一个心愿,是以莫言获奖为一个节点,与同仁一道,对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总结,从而推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全方位、多维度的美学对话。(特约主持人:张志忠)奇想化的“战争启示录”———莫言战争小说谈片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摘要:文章对莫言的战争

4、题材小说进行实证研究,从如何“写绝对主观的战争”、“童心”与“奇想”、“信史”与“心史”、文学故乡的双向拓展、普遍人性对战争的超越等方面,予以深度阐释,以揭示莫言对战争文学的独特观点和莫言战争文学经验的若干重要特征。关键词:莫言;小说;战争题材;文学经验;特征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13)01-0059-07莫言的作品中,与战争相关的不在少数,战争叙臀》的开篇就是上官鲁氏临产、日本鬼子进村,接下述,是其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带给我们来,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金童的姐姐们的爱情和很多的

5、“战争启示录”。但是,在谈论莫言的创作婚姻都深深地卷入了战争风云;《檀香刑》对义和团时,这一点却容易被忽略。究其实,莫言80年代后的战斗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摹写,孙丙就是义和团的期的代表作《红高粱系列》是正面地描写荡气回肠头目之一;他还有数量不少的作品,如《战友重逢》的抗日战争的,“我奶奶”倒在日军的机枪扫射之《我们的七叔》《儿子的敌人》《野种》《人与兽》《断下,“二奶奶”更是受尽日军士兵凌辱而死;《丰乳肥手》《凌乱战争印象》等,与战争密切相关,而《革命收稿日期:2012-11-20作者简介:张志忠(1953-),男,山西文水人,首都师范大学文

6、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59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1月[2]45浪漫主义》居然把红军长征的故事也涵盖其中。此是战争的历史,文学也就是战争的文学。”这显外,值得关注的还有他的“写绝对主观的战争”的主然是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予以深度讨论的。张,和“把淮海战役放到高密东北乡去打”的机敏,一如何“写绝对主观的战争”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营造战争氛围的独莫言提出“写绝对主观的战争”的主张,是20余创性,等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时为军事文学年前在北京西直门宾馆召开的一次关于战争文学创创作的开

7、拓者和组织者之一的徐怀中,就这样评价作的座谈会上,那一次会议恰好我也在场。莫言的意义:在那次会议上,一批新老作家们,不能不面对一我曾经讲过一点意见,认为中国的战个非常令人尴尬的话题:苏联的卫国战争进行了短争文学有赖于两个轮子一起转动才能向前短4年,但是,从战后到80年代中期,苏联作家们写推进,一个轮子是有丰富战争经历的老作了足足40年,依照苏联文学史家的描述,先后经历家,另一个轮子是没有过战争经历的中青了三次战争文学浪潮,产生了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年作家。战争文学要掀起新的浪潮,要有遇》、贝科夫《方尖碑》、邦达列夫《岸》、华西里耶夫重大收获

8、,在很大程度上要寄希望于中青《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名作。比较起来,现代中国年作家。说不曾经历过真枪实弹的战争便的战火硝烟,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时间跨度,都远远写不了战争,至少是不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