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方法论.pdf

科学研究方法论.pdf

ID:56484894

大小:347.22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6-24

科学研究方法论.pdf_第1页
科学研究方法论.pdf_第2页
科学研究方法论.pdf_第3页
科学研究方法论.pdf_第4页
科学研究方法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研究方法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科学定义——科学是由建立在经验和逻辑基础之上的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遍性和精确性陈述构成的有组织的知识。科学的内涵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创造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3、科学是一种社会机制自然科学研究的任务:1、对未知的自然领域进行研究探索,以揭示和掌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运行变化规律——基础研究;2、研究如何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物质产品——应用基础研究。关于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从科学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方法。科学方法的分类:按普遍程

2、度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各个自然科学门类的特殊研究方法;第二层次: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般研究方法;第三层次:普遍性的哲学方法。科学方法的分类:按本身特点分为经验认识方法;理论思维方法。两者无明确界限,相互交织。通过前者获得最基本的研究材料,通过后者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上升为科学假说或理论。科学方法的分类:按研究对象分为物质科学方法(用于物质和非生命系统)、信息科学方法(用于信息和程序系统)生命科学方法(用于生命系统)、意识科学方法(用于人类意识活动和人工智能系统)、人体科学方法(用于人体研究)科学方法论的内涵:研究探讨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一般规律

3、及一般方法,以及人类认识客观事实的基本程序及一般方法。既研究个别特殊研究方法的规律性,也研究这些方法整体上的相互联系。科研方法的特征:科研方法来源于科研实践;正确的科研方法引领科学的发展;科研方法的适用性和作用超越具体领域;正确的科研方法呈现美学特征。1.科学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方法2.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3.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从事创造性科研的必由之路哲学方法对于科学研究起着指导性作用科学研究哲学方法是提高科技工作者理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1哲学方法指导具体的科学研究活动2将科学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思维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通过哲学方法将

4、特殊规律归纳成为(特殊→普遍),再用普遍规律指导解决具体的特殊问题(普遍→特殊)。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需要正确的哲学作指导科学:分析性哲学:整体性科技发展的早期阶段:哲学的整体性。科技发展迅速的阶段:科学的分析性。科学追求有效性,哲学追求真理性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自然科学研究思路。1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代表学说:天圆地方、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种子说、原子论

5、、四因说。2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5世纪到17世纪)代表学说:地心说、上帝论3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代表人物:哥白尼、牛顿。代表学说:日心说、牛顿力学体系。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世纪下半叶)代表人物:康德、拉普拉斯、拉瓦锡、赖尔、施莱登、达尔文、法拉第、门捷列夫、爱因斯坦。。。代表学说:星云假说、氧化说、化学原子论、地质渐变论、细胞学说、进化论、电磁感应定律、元素周期定律、相对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四大未解难题:1天体起源(星云说、大爆炸宇宙论)2地球演化(天文时期、地质时期)3生命起源(化学演化)4意识的产生(使用和制造工具)辩证唯物

6、主义自然观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结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是不变的;物质在时空中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观:有关自然科学的一般认识,包括有关自然科学的基本性质、自然科学的分类、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理论。性质:1客观性,无阶级性2以事实为依据3很强的历史继承性自然科学方法论:有关自然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的理论,它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一般性的方法论指导。1各门自然科学的一些特殊研究方法。2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3哲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是

7、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一般通用方法,其中主要分为感性方法和逻辑方法。感性方法最基本的感性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是收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观察: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感知和描述研究对象,获取科学事实或感性材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直接观察:感官直接作用于观察对象,有直观、生动的特点,但存在很大局限性。其优点是:运用方便、最少干扰,比使用仪器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缺点是:对于高难度的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要受到感官能力的限制。间接观察:借助仪器或技术手段

8、延长人的感官对事物进行感知和描述。但可能出现仪器的干扰。优点是:延长了人类的感官,扩大了感知的范围和种类,提高了观察的精确度和反应能力,使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缺点是: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