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

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

ID:56470049

大小:6.9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6-19

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_第1页
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_第2页
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_第3页
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_第4页
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情境2 路基施工准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路工程施工》学习情境2路基施工准备教学课件1.掌握路基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知识目标1.能够进行现场三通一平工作。2.能根据永久性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桩进行施工测量。3.能向施工队伍、工人进行计划与技术交底。能力目标学习情境2路基施工准备一、路基施工的基本程序修建小型结构物施工前的准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路基土石方工程按合同的要求成立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设立符合相应施工要求的办公室、试验室、工程科、施工队(组织)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而未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则不予批准开工。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熟悉设计文件图纸会审领会文件精神,注意设计文件中

2、所采用的各项技术指标,考虑起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能性——由建设单位负责人召集设计、施工、监理、科研人员参加图纸会审会议:设计方向施工单位作图纸交底,施工人员对图纸有关问题提出质询。最终由设计单位对图纸会审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按程序进行变更或作补充设计。(2)技术准备施工测量实施性(选择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布置施工现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拟订关键工程的技术措施等);恢复中线测量、施工放样(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与增设,横断面检查与补测,等)等工作。组建施工队伍,合理部署施工方法,作好后勤物资供应工作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核实的工程量、工程条件、工期要求、施工难易

3、程度以及本单位的施工设备情况、人员材料供应情况编制。(2)技术准备如何进行技术交底?!(1)说明有关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2)指出图纸上必须注意的尺寸、轴线、高程、构造物的位置、规格和数量;(3)适用材料的品种、规格等级、配合比和质量要求;(4)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各班组及各工种之间交叉配合注意事项;(5)工程质量要求和安全操作要求;(6)设计变更情况等。即把设计对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及措施传达到基层甚至每个工人。技术交底(2)技术准备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过程中检测压实提供参照依据。确定路基土的塑性指数,以确定该土样能否用于路基填土。(2)技术

4、准备先期材料准备(砂、石、沥青、水泥、钢筋、石灰等)、施工机械设备、生产生活用房等。施工便道施工机械路基工程施工机械的选择与检查审批!(3)物质准备10水准点导线点路线中线如恢复中线和复查水准点、公路施工用地范围的划界、现场清理、临时道路等临时工程等。(1)导线、中线复测和固定;(2)水准点的复测与加设;(3)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1.恢复中线(4)现场准备11拆除构造物、砍树挖根、填借方区清理表层和整平压实。!场地排水——疏干排除场地积水,保证场地干燥,为施工提供条件。清理场地(4)现场准备自检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质量控制政府监督部门质量

5、控制监理单位质量控制整体质量控制与协调全面具体系统质量控制全过程监控质控核心全方位监督不定期检查质量评定(1)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放样验收;(3)材料试验报告;(4)流动资金到位;(5)施工设备到位;(6)自检质量保证体系.开工报告的内容?路基放样的工作内容?在中桩处标定填、挖高度;测定各桩处路基横断面方向;按设计图纸在地面上定出横断面上各点的位置,如路基中心点、边缘点、路堤坡脚及路堑坡顶;边坡放样,按设计的路基边坡率,把边坡的位置标出来;移桩移点,即将施工过程中难以保存的桩移于施工范围以外。路基放样边桩测设就是根据设计断面图和各中桩的填挖高度,把路基两旁的边坡与原

6、地面的交点在地面上钉设木桩(称为边桩),作为路基的施工依据。就是:1)先在横断面图上量出路基的坡脚点或坡顶点与中桩的水平距离。2)然后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在实地量出水平距离,并钉上木桩。3)同法放样出各断面的坡脚点和坡顶点,将这些边桩连起来便是路基施工开挖或填方线。图解法1.边桩放样1)平坦边桩放样DDB/2B/2H1:MDDH1:M解析法(计算法)根据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边坡率和路基横断面的地形,先计算出路基中桩至边桩的水平距离,然后在实地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量出边桩位置,并钉设木桩。1.边桩放样如图所示,当需测设路堤边桩时,可在坡下一侧先估计大致的坡脚位置,假定在1

7、点。用手水准或水准仪测出1点与中桩的高差,同时量出1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当高差为时,相应的坡脚(2点)到中桩的距离为:如果计算的D1大于D1’,说明坡脚应位于1点之外;如果计算的D1小于D1’,说明坡脚应在1点之内。按照△D=D1-D1’移动水准尺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计算的△D1是2点至中桩的距离,而实际坡脚在3点。为减少试测次数,移动尺子的距离应比△D稍大。这样,一般试测1~2次即可找出所需的坡脚点。1.边桩放样逐渐接近法渐近法.swf倾斜地面的路基边桩放样如右图所示:D左=B/2+m(H+h左)D右=B/2+m(H-h右)h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