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52487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4
《淮海经济区发展的现状及不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淮海经济区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一、淮海经济区的概念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由于此地区文化习俗语言相似,并且这一地区多为大平原,交通优势突出,为了融合本地区经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国家设立了淮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承南启北,北接山东、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地区,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经济重心和兵家必争之地。。淮海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1.19亿人,约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9.3%,拥有巨大的人口优势和市场优势。2010年5月7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徐州市召开,标志着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
2、。淮海经济区由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中20个地级市,97个县(市)组成。 地级市名称2011年GDP(亿元)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山东省临沂市2770141聊城市190596枣庄市1561100济宁市2896207泰安市2304138日照市121468德州市195095荷泽市1475111江苏徐州市3551318省连云港市1410180淮安市1690204盐城市2771269宿迁市1304121 安徽省亳州市62634蚌埠市78061淮北市55438阜阳市58355宿州市80239河南省周口市141448商丘市131356开封市109
3、349信阳市1276442013年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GDP及增速成员(地市)GDP总计(亿元)增速(%)徐州市450013.9宿迁市170613.7枣庄市183012.6商丘市153811.1连云港178513.6济宁市350613.7宿州市101413.1淮北市703.711.0由上表可以看出,淮海经济区的规模之大。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为江苏省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淮海经济区第一大城市。徐州的定位是建设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由四个
4、省相邻的各个城市组成了庞大的淮海经济区。二、淮海经济区的现状1、产业结构不完善淮海经济区地处平原,有广阔的耕地,农业占整个淮海经济区比重很大,其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薄弱。主要以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重工业发展较弱,没有较大型企业,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经常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交通较为落后,基础设施的投资投入较少,影响力地方企业的竞争力。2、人口流失严重由于淮海经济区各市都位于各省的贫困地带,地区人口主要都流入到各省经济发达地区,使本地区人口为净流出。发达地区吸引了本地区的人才,使本地区的人才外流严重,严重降低
5、了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本地区人口不断外流,阻碍了本地区城镇化的建设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造成本地区长期落后的状况。3、地域位置尴尬淮海经济区由江苏北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与安徽北部地区组成,这些区域都是各省的经济谷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谓是弱弱联手,而且其产业结构相似,造成恶性竞争。淮海经济区南部是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北部是环渤海经济区,而处于中间的淮海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就过于尴尬,是中国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的过渡地带,对资本的吸引力较差,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发展。三、突破现状的措施1、合理规划区域经济辐射范围,确立区域经济互惠合作建立各淮海经济区城市
6、联盟,以促进该地区的淮海经济区产业整合。建立以徐州为主以济宁为辅的淮海经济区核心,使徐州、济宁解决两条平行路线到机场。在发展旅游、贸易和物流的基础上,内部沟通,加强和改进信息交流文化和交通优势的发展。建设资源、区域一体化的优化配置要素为契机,削弱交通网络的行政区划的限制,采取的一种新型区域协调有效发展的模式。2、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淮海地区人口稠密,拥有巨大的市场,并且本地区历史悠久,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非物质遗产,如徐州的楚汉文化,山东的孔儒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以及安徽北部的农业文化,这些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种类丰富,相距较近,联系较为密切,如果
7、能形成一条旅游线路,串联起来,打造便捷的旅游,而不是像现在相互独立,相信在服务业地位逐步凸显的今天,淮海将有更好的发展。3、调整产业结构,明确各市分工淮海地区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企业较小,抗风险能力差,竞争力差,并且各市产业相同,的激烈竞争。在这方面,各市应该加强协调工作,集群发展以实现合理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淮海区域经济的兼容性的利益分配,大力提高区域内经济的整体效率,并鼓励流通和经济因素自由的实现,形成各市相互合作,完善产业链条,将产业做大做强,形成淮海经济区发展的新格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