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42314
大小:1.39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2.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二、教学重难点1、根据等高线的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2、等高线地形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学习与交流学习任务一:海拔和相对高度请观察地形图,甲山的海拔是()米,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是()米。学习任务二:判断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一)请将下列相关内容连线:(了解即可)A.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①山地B.海拔500米以上,坡度较陡、地面崎岖②丘陵C.海拔较高、起伏较小、边缘陡峻③平原D.海拔较低、崎
2、岖不平,相对高度低于200米④高原(二)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图中等高距是_____米,图中N处等高线的数值应是_____米。2.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_____3.图中B表示的地形是_____4.图中CD表示的地形是_____5.图中EF表示的地形是_____6.图中G表示的地形是_____7.图中有甲、乙两座山峰,甲比乙高出_____米。8.对比山坡CD和山坡HI哪个_____更平缓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四、典型例题1读图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BCDEF【解析】此题考查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①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
3、线稀疏,坡度和缓。②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③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为山顶。由等高线数值变化可推断A为山顶,B为鞍部。C处等高线向山顶弯曲,故为山谷;而D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C相反,故为山脊。E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F处等高线密集,故为陡坡。答案:山顶鞍部山谷山脊缓坡陡坡五、达标检测(单项选择)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是()A、鞍部B、山脊C、陡崖D、山谷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5、在山区
4、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A山谷B山脊C陡崖D鞍部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8题。6、乙地海拔是:()A、1030米B、600米C、1250米D、400米7、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A、120米B、320米C、220米D、500米8、丙表示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山顶B、鞍部C、山谷D、山脊读图,完成9、10题。9、甲乙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实际距离为50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A、1:B、1:C、1:5000D、1:10、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为:()A、400米B、300米C、500米D、200米11.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的地方()A.等高线重叠B.等高线
5、稀疏C.等高线密集12.右边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读图,完成13、14题。13、右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A.a为山脊B.b为山谷C.c为鞍部D.d为陡崖14、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400米B.200米C.100米D.600米1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A.山地B.盆地C.缓坡D.陡崖16.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分层设色地形图D.平面示意图17.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D.甲丙两
6、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六、教学反馈(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