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43170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中国能源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由于中国的能源供求、利用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在现有的国情下,中国部分能源是极为短缺的要从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方面加以解决。关键词:能源利用可持续综合分析政策建议一、中国能源基本情况分析1.人均能源占有量很低。人口和能源储量都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丰富程度要考虑的因素。中国
2、能源储量不少,考虑到人口因素就显得十分之少。能源储量的稳定性以及人口的动态增长性也加剧了能源短缺现状。2008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32802万,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08%,同期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45亿吨,大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13.9%.2.能源供不应求,供需矛盾突出。随着能源勘探、开采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能源的生产总量在总体趋势上是不断递增的,能源生产总量也由1991年的104844万吨标准煤增加到了2008年的260000万吨标准煤,增长了近1.6倍,然而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却增长了1.8倍多。3.
3、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虽然中国的每万美元GDP能耗总体水平已经由2000年的9.22吨标准油降到2005年的7.65吨标准油,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模式并为得到根本改变,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GDP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加大投入。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所谓能源消费结构,是指不同的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关系。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它们之间的区别
4、就在于是否可持续地加以利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资源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其次是石油,然后是水电和核能,2008年它们的比例依次为70.2%、18.8%、6.6%和3.6%。若按照是否可再生来划分的话,可再生能源(仅水电)所占的比例仅为6.6%,非可再生能源却高达93.4%。二、中国能源利用期限的预测分析1.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上分析。以2008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作为基数,以1991—2008年的平均增长率作为增长率来进行未来的总量预测。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85000万吨标准煤,按照年均增长6.
5、18%来计算,50年后,中国的能源需求大概是5714535万吨标准煤;而按照中国2008年能源生产总量为260000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5.35%来计算,50年后中国的能源供给大概为3521278万吨标准煤。如此,50年后中国能源供需缺口将达到2193256万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总需求的38.38%,届时中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将高达到38.38%。考虑到能源生产总量受能源储量的限制问题被高估和能源消费的刚性增长,未来能源供需缺口将远比估计的要大。中国的能源短缺问题在50年后也远比现在预测的严重。2.从能源储量的利用
6、年限分析。根据世界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几种主要能源的探明储量为:煤炭1145亿吨,石油(包括原油、油页岩、油砂)46.2亿吨,天然气2.46万亿立方米。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9》,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煤炭的比例为68.7%,也就是说2008年中国消费的煤炭为19.6亿吨。假设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利用效率等都不变,那么中国的煤炭资源还可以用59年。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2008年中国消费石油3.75亿吨,而中国探明石油储量为46.2亿吨,按照这个消费速度,中国的石油只够用
7、13年。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2008年中国消费天然气807亿立方米,而中国天然气储量为2.46万亿立方米,照此计算,中国的天然气仅仅可以维持31年。以上数据分析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中国非可再生的一次性常规能源可能面临着枯竭的境地,这样的能源利用是无法持续的。三、解决能源不可持续问题的对策建议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构变动是能源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时,必然会有较高的单位GDP能耗。因此,政府和能源生产部门在制定能源消费及生产规划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
8、分考虑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引导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尽管短期内,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还不能改变,但从长远和全球的观点来看,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所以要在准确把握现代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地缘政治特点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石油安全观,并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石油安全。同时,也要加大对新能源特别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资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