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

ID:56388696

大小:1.9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6-1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回顾·拓展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顾·拓展一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本次“交流平台”就是让我们结合本组课文和以前的语文学习,对学过的某篇课文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交流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有什么特点及你在习作中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的.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我觉得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需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独立思考.我同意这个观点.例如《匆匆》一文中写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从我们手中溜走了

2、多少个日子?我们又曾经留下过什么痕迹?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这样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学了本组的课文,我觉得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除了要领悟作者的思想,还要从作者的文章中学习他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本组的几篇课文,作者表达的方法各有特色.《桃花心木》一文,作者在结尾点题,把自己的感悟集中抒发出来.《手指》一文也是这样,作者在篇末点题,把自己要表达的思想集中到最后来表达.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5.操千曲而

3、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说明了人人有自己不懂的地方.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擂两通鼓,勇气就衰弱了;擂三通鼓,勇气就完结了.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说明做事情应一气呵成的道理.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说明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种树必须培育它的根,教人以德行则必须教养他的思想.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5.操千曲

4、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了千支曲子后才能知晓音乐的美妙,观看了千柄剑后才能识别兵器的好坏.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候,燕国的一个青年人到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结果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原来是形容不要盲目学步,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邯郸学

5、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