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368319
大小:7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2
《孩子总爱讨价还价咋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总爱讨价还价咋办孩子总是跟我讨价还价微微妈妈最近被5岁女儿“讨价还价”的行为弄得心烦意乱。晚上,你要求她弹一个小时钢琴,她会花半个小时跟你讲条件。比如周末带我去动物园,要不弹完琴我可以吃三块巧克力;早上,希望她在喝过牛奶后刷牙,她说可以,但今晚我光看动画片不学拼音……微微妈妈发现,自从在家里“发扬民主”、“与女儿平等对话”后,女儿哪怕在穿什么袜子等小问题上,都要讨价还价,胡搅蛮缠一番……孩子爱讨价还价根源在父母身上讨价还价是父母教给孩子的。开始时,交换条件都是父母主动提出来的,“只要你今天好好弹琴,周末我就带你去坐过山
2、车。”由此养成孩子在听话顺从之前,会先想想自己究竟能得到什么好处:为什么大人能熬夜看电视而小孩子不能?为什么大人星期天可以逛街,小孩子就必须上兴趣班?这不公平!公平的办法是我能得到一点补偿,比如每星期吃两次汉堡。讨价还价有什么后遗症1.可能造成孩子成长的被动状态。当讨价还价成了习惯,每一次讨价还价成功后,孩子就在准备下一次“交易”了。如此下去,孩子会计较任何事情的即时效益,看不到好处就不做。在这种算计中成长的孩子,不会出于强烈的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也不会有探索精神,更不会有责任心和同情心。他的人生会丧失主动权,做事情不是“我
3、要做”,而是“要我做”,人生的成长过程就变成了“被动状态”。2.大量时间浪费在争议上。双方进行拉锯式的谈判,孩子从父母口中挤牙膏般地挤出点利益,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不说,孩子专心思考及行动的时间也因此变少。3.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你会发现经常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作为父母,你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却还未对睡前要不要洗澡的问题达成协议。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会引发长时间的谈判,你还有权威吗?没有了权威,何谈对孩子的教育?4.疲惫造成父母情绪失控,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当父母的耐心用尽之后,孩子倔犟的讨价还价行为会令父母情绪失
4、控。这时候,民主的父母就成了暴怒的父母。这种从一个极端迅速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常常让孩子的内心更受伤。怎样避免孩子讨价还价1.开始就不和孩子讲条件。许多父母习惯说“吃不完饭就不许看动画片”,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坏,因为孩子会效仿父母动不动就讲条件。也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孩子为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蠢事。有些父母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父母会因此而失去尊严,并诱发孩子产生报复心理。其实,从开始就什么条件都不讲,提出要求并督促执行就行了。这样,孩子不可能学会讨价还价。2.
5、父母要保持一致。如果父母一方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即使这种拒绝有其不合理之处,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容易养成孩子在父母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而且孩子还会想方设法坚持自己的条件。最好是父母保持协调一致,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对孩子说:“我们商量后告诉你。”3.有些事可与孩子共同商讨。比如,孩子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但父母必须掌握主动权,不能与孩子无休止地讨价还价。4.坚持令行禁止。如果说了“不”以后父母又对孩子作出妥协或让步,就不仅会失去父母的威信,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让孩子更加
6、会讨价还价。所以,父母不要随便说“不”,一旦说出口就要坚持,做到令行禁止。5.以精神鼓励为主。讨价还价基本上是围绕着物质鼓励进行的。不妨多用精神鼓励,比如夸奖。这类鼓励换来的孩子的妥协与物质换来的妥协不同,它们满足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等内在的感受。比如拥抱传达的信息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有责任做得好。6.设定底线。在你开始让孩子的声音在家庭决定中起作用时,事先为可能发生的争论设定一条底线,以便适时地结束争论。比如和孩子约定,可以讲条件,但是任何事情的“最终决定权”属于父母,一旦父母作出了决定,便绝不再讨论更改。可以
7、在平时和孩子一起制定简明、便于操作的规则,逐渐让孩子明白哪些事必须做,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约定必须严格执行,规则也不可以随便更改,否则,摇摆不定的底线会让约定和规则失去意义,也让父母失去威信。要知道,大多数孩子的讨价还价都是试探性的,只要父母能坚持原则,大多数孩子会慢慢改变。7.改变要求的方式。别让孩子觉得你在“求”他,不妨改变提要求的方式,换个角度,把你的真正意图隐藏起来。比如要孩子吃完碗里的饭,可以说:“饭吃不完,饿了没有其他东西吃。”当孩子从你的暗示中认识到后果不妙时,会主动服从你暗示的要求。8.让孩子承担
8、后果。讨价还价浪费的时间往往会影响后面事情的进行,不妨让孩子承担这争论错过了原定看动画片的时间,那么让孩子哭闹吧,但是要让他知道这全是因为他纠缠于“讨价还价”才造成的,责任在他,而且他必须承担这个后果。浙中新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