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

ID:5635263

大小:2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0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_第1页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_第2页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_第3页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_第4页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第二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冬、春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夏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成因2、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培养阅读和分析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气温年变化曲线、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区图的能力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其特特征、影响、划分、认识我国气候资的有利条,以及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学习重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我国气候的成因分析【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一

2、)原因:我国地域,地跨众多的和,加之地形,地势,增加了我国气候的1、我国的气温分布与温度带①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南方,越往北气温越原因:a冬季,太阳直射在,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白昼,得到太阳光热b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南方受影响(2)夏季:南北普遍原因:夏季,太阳直射,与南方相比,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但白昼时间,得到的热量不比南方少②温度带(1)划分:根据多少,划分为、、、、、(2)概况温度带分布范围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中温带暖热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2、我国降水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①降水分

3、布规律(1)地区分布:从向逐渐减少(2)季节变化:多,少②干湿地区(1)划分:根据与关系,划分为、、、(2)概况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天然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降水量>蒸发量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降水量>蒸发量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降水量<蒸发量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降水量<蒸发量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区:西部高区:海南、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云南南部:②气候类型多样的优越性(1)有利于繁殖生长,使我国的资比较丰富(2)有利于开展

4、多种经营,使我国、、、各业发展(3)有利于丰富多彩,使我国发展各具特色二、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二)1、成因: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之间,形成巨大的差异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3、概况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对气候影响4、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①地区影响:②季节影响:③夏季风强弱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夏季风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会出现④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P37阅读材料、大陆性特征①原因由于中国陆地面积,伸入亚洲内陆,受影响明显②主

5、要变现气温和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夏季明显偏三、多特殊天气1、寒潮①定义:②发生时间:③带的天气现象:④入侵路线:⑤危害(1)长江以南地区:(2)草原牧区:(3)干燥地区:2、梅雨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③天气特征:④危害:3、台风①概念:②发生时间:③危害:④好处:4、沙尘暴①概念:②发生时间:③发生地区:④危害:四、旱涝灾害1、洪涝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2、干旱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春旱:初夏干旱:伏旱:秋旱:冬旱:【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自太平洋的西南季

6、风,也有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3、我国动植物资非常丰富,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得益于A气候复杂多样B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D多特殊天气4、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B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D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读“气温曲线和降水

7、量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1)图A中7月的平均气温约是℃,降水量约是毫米。(2)如果A、B两图分别代表上海和北京,则A是,判断的依据是。(3)读图可知,上海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