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

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

ID:56325683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1

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_第1页
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_第2页
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_第3页
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_第4页
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摘要】:传统的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抄教案而已,纵观我们的教学设计,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2、教学目标不合理;3、教学环节不齐全;4、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基于这种种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在教学设计方面需做到:1、彻底更新教学观念;2、准确设计教学目标;3、精心预设教学方法;4、用心理清教学环节;5、潜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精于“设计”,在“设计”上花心思,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关键词】教学设计问题诊断精于“设计”作为教师,教学设计是跟我们的教学

2、实践最为贴近的教学操作行为,传统意义上,很多教师将教学设计理解为单纯的备教案,不少教师的备教案,实则是抄教案而已,借助资料书等辅助性材料,将他人的教学设计照搬来抄,教师个人“设计”的成分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设计是谈不到“设计”的!教学之余,我认真研读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这本书,查阅了大量关于教学设计的资料文献,深切地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也对我平时的“备教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审视我们的教学设计,还是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存在着这样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过于简单的提纲式的设计,教师将教学过程一一

3、罗列,没有从教法、学法等方面给予关注,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只是将“1、学生课前预习;2、作家作品了解;3、朗读课文;4、分析赏析课文;5、、、、、、”具体怎么组织课堂教学,不得而知;另一种是十分详细的教案,这种教案设计几乎将自己要在课堂中所预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的标准答案都要写在教案上,密密麻麻写几张,上课照本宣科。这两种极端的倾向,让教学设计失去了“设计”成分。二、教学目标不合理:1、无教学目标:有些教师上课前,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讲什么,等我想想”这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现状,无目的的教学,

4、可以说是最无效的教学。2、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学目标过于宽泛,根本不明白是哪一课哪一课时的目标,如《故乡》的教学目标是“学习课文的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些是将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混为一谈,区分不够明确。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课时目标与整篇文章学习目标混淆。3、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之中也提倡学生为行为主体,教学目标是侧重于学生的学习目标。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会这样写目标:“通过……的教学,使学生……”或者是

5、“通过……的教学,培养学生……”,如“通过《曹刿论战》的学习,使学生的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有所提高”这样的目标,行为主体是教师,是不切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三、教学环节不齐全:有些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上不够齐全,不是缺少导入,就是缺少小结,亦或是缺少有效的练习,设计缺乏完整性。四、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学设计,要在“设计”上下功夫,应该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但实际教学中,不少的教学设计是照着教学参考书来照抄,这些设计几乎是相似的,甚至是雷同的,缺乏教师个人的创新性的!基于以上种种问题,在设

6、计教学内容时,可从这几方面着手操作:一、彻底更新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师过多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时进行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从观念上进行更新,教学设计要精于“设计”,既然是设计,就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就必须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要研究课标,钻研教材,要考虑教情、学情,多角度考虑,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让教学设计走出传统的抄教案的误区,凸显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二、准确设计教学目标:目标,是教学的导航,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才有

7、方向!教师要贯彻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全面整合和落实“三维目标”,目标要全面、准确、适宜、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的点拨、情感的渗透,注重对学生个体及全班情况的分析。如《愚公移山》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1、多种方式朗读课文;2、掌握课文中“阴”“阳”等词的古今意义、“而”“之”等文言虚词,合作探究,疏通文意,逐步掌握疏通文言文的方法;3、学习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目标明确具体,有效实施,指导于教学工作。三、精心预设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不同课文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

8、题情境来组织学生学习,达成“三维统一”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所设置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