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谐社会.doc

走向和谐社会.doc

ID:56312772

大小:123.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6-22

走向和谐社会.doc_第1页
走向和谐社会.doc_第2页
走向和谐社会.doc_第3页
走向和谐社会.doc_第4页
走向和谐社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向和谐社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走向和谐社会——中国城市和谐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21世纪中国走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城市、载体是城市、标志也是城市。因此,聚焦中国的城市、城市和谐发展,实质上是要为21世纪中国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奠定基础。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城市和谐发展指数2002年我们开始研究中国城市文明、中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认识到,中国城市、中国社会要走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迫切需要以“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和谐发展”为指示,以更好地贯彻

2、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1、城市和谐发展是对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认知与选择关于城市和谐发展的认知与选择,我们是在反思我国城市化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大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和谐城市化的认知与选择是在城市化第四个阶段才形成的。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的1949-1978年。城市化水平长期低于20%。27该时期的城市政策主要受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影响,片面强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忽视城市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城市被定位为生产中心而非消费中心。发展战略以“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为主。该时期的城市化政策极

3、为波动。以“赶英超美”为目标的大跃进时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大炼钢铁,导致城市化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造成“虚假城市化”(spuriousurbanization)或“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现象。总体说来,我国城市化的第一波是以“反城市化”(anti-urbanization)为特征。有关学者也称之为“工业化时期的控制城市化”(industrializationwithcontrolledurbanization)。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1980年代末。改革开放将市场机制引入传统计划经济,使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

4、变。从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开始,农民们离开土地,进入乡村、小城镇一级的工厂从事生产劳动,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模式以及“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无论是在以集体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为特征的“苏南模式”下(1994),还是在私营企业壮大的“温州模式”下(1992),抑或是“外资驱动型”的“外向型城市化”(exourbanization)(1997)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乡镇企业都带来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的城市发展方针可概括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89年,全国共有大城市58个(其中特大城市30

5、个),中等城市117个,小城市275个,建制镇11873个。小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反之,大城市人口比重逐年下降。进入1990年代,城市化水平持续增长。伴随着城市空间的迅速发展和重组,第三阶段城市化(1990-2000)也随之到来。在这一时期,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资金积累、居民收入都经历了快速成长的过程。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同时,始于1980年代后期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也为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带来了新的契机。以此为契机,27我国城市空间开始迅速发展和重组。旧城改造方兴未艾;新区建设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开发区如雨后春

6、笋般崛起;中心商务区更是成为城市潮流。在城市扩张和内部空间重组双重作用下,始于1980年代末期的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传统上以单位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混杂的城市功能结构逐步瓦解,新的城市社区开始出现(1999)。经济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城市人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不再受行政体制的约束,为城市管治带来新的冲击。另一方面,城市空间重组也造成了城市无序蔓延、耕地流失等问题,并加剧了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200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城市结构和功能正面临或进行着大规模、大范围的急剧变化和转换,在一般经济发展中罕见的城市超

7、常规扩张,是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这些城市虽然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城市规模与职能各不相同,但在经济高速增长这一共同动力机制下,城市形态呈现出如下普遍的特征:城市形态演化剧烈,空间聚集与扩散并存,水平扩展与垂直扩展并存;城市建设失控,生态压力巨大,城市环境品质下降;许多城市在大规模旧城改造中历史风貌和传统肌理遭到破坏;城市识别感不强,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目标指导下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等。因此,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城市和谐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城市化?2、城市和谐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