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97738
大小:4.34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6-10
《汉字的发展里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五(4)班指导老师:郭晓俐制作人:刘坤灵什么是书法?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特点:1、实用性: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品德。2、艺术性:书法家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
2、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汉字的发展历程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汉字。图为仓颉。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鼠牛
3、虎兔猴羊马蛇龙犬鸡猪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小篆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隶书,始于秦朝,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字体宽扁,左右舒展,是汉字历史上的转折点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
4、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也称“真书”或“正书”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刚健雄强,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它像云、像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兰亭序》兰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的特点:盛行于晋代,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工整清晰,飞洒活泼行书代表人物:东晋——王羲之北宋
5、——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明代——董其昌、文征明苏轼黄庭坚砥柱铭米芾蔡襄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草书草书特点:出现于晋代,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活跃,最能表现和抒发感情代表人物:怀素、张旭怀素张旭张旭《肚痛帖》草书
6、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富于图案美(秦)隶书: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秦)楷书:字体方正,笔画规矩严整(又称真书、正书)(汉末)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晋)草书:写意性发挥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晋)4、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秦代——李斯;东晋——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颓;明代——文征明、董其昌;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