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97535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0
《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预设的文本与动态的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能在课堂上顺利地完成课前的教学预设,完成教学预设已经自然成为衡量课程成功与否的标准,教师也在无形之中在要求自已充当好导演的角色,但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是光看课堂教学预设的完成与否吗?是看文本教案的执行吗?谈到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在教师心目中的“文本课堂”,这里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天堂,是一切教学目标实现的理想化的完美的蓝图!但这样的空中楼阁只能作为追求的梦想。◆不唯教案、不唯教师,只唯学生 教学目标达成只有在课堂中完成,也必
2、须在课堂上完成,达成程度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调控与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或思维上的倾向,必须是教学课堂教学中关注的。如果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得到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该弄清的问题没有弄清,即使是再准确地执行了文本教案,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只能成为空谈。而实质上,文本教案的忠实执行,更多地需要从文本教案设计的初衷角度来看,也就是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上例中有学生或者说如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业时有了错误,需要指导,而教师赶公车地走过场,那么使教学
3、目标的达成打了折扣。 同时,这也可能是教学预设活动实施的失败。文本教案的预设一般说来都具有层次性与一定的梯度,即前一个环节与后一个环节紧密相连,有的为基础与提高的关系,有的是前一个环节的拓展与应用,如果前一个活动出了问题,而不适时灵活地加以解决,而是硬着头皮往下进行,必将出现更多的问题令课堂教学无法进行。所以有时候对教学预设活动的裁减与增加恰恰是实现“文本课堂”最佳效果的有效保证,是对教学预设活动最好的发展与充实。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就是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心、只唯实。◆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学习惯的改变
4、 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可以从观念中找到注解,课堂要达的“三维目标”,主体是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只见文本,不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是要着眼于学生、立足于学生,把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置于教师的关注之下,引导、组织学生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采集和取舍、分析和利用、综合和概括。教学活动一定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出现的新问题、让学生以自己的方法来尝试解决;以学生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的简略过程。尊重学生取得的点滴收获、为学生喝彩,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帮助他们改正,注意
5、每一个孩子头脑中跳动的思维的火花。不要因为学生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而不悦,也不要因学生的旁枝全斜出而喝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思所想、所谈所悟都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信息来进行综合处理,和学生共同生成、共同发现、共同创设,构建我们的课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