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

ID:56258107

大小:539.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6-04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高考再现]:默写名句: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05福建卷)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05山东卷)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载舟覆舟1[高考延伸]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_____。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③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塞源而欲流长也载

2、舟覆舟所宜深慎则思慎始而敬终则思虚心以纳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谏太宗十思疏魏征3唐太宗李世民4魏 征5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6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

3、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7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8解题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

4、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9课文体裁: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

5、的奏疏。《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10朗读课文11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12通读全文,初步预习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chàng,生长)者B必浚(jùn,疏通,深挖)其泉源C盖在殷(yīn,深)优D虑壅(yōng,堵塞)E则思正身已黜(chù,罢免)恶Azhǎng13第一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

6、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14补充注释:1)臣闻求木之长者2)必固其根本3)欲流之远者4)必积其德义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7)臣虽下愚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9)不念居安思危10)戒奢以俭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12)塞源而欲流长也1)求:追求,想要。之:取消独立性。 2)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质。3)流:泉流,名词。 4)其:他们。 5)

7、而:却 6)固:稳固 7)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8)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9)念:考虑。 10)以:用,实行,厉行。 11)亦:也。以:而,却。 12)流:水流,名词。15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

8、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1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排比句排比句17简析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实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高考再现]:默写名句: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05福建卷)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05山东卷)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载舟覆舟1[高考延伸]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_____。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③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④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塞源而欲流长也载

2、舟覆舟所宜深慎则思慎始而敬终则思虚心以纳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谏太宗十思疏魏征3唐太宗李世民4魏 征5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6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

3、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7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8解题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

4、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9课文体裁: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

5、的奏疏。《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10朗读课文11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12通读全文,初步预习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chàng,生长)者B必浚(jùn,疏通,深挖)其泉源C盖在殷(yīn,深)优D虑壅(yōng,堵塞)E则思正身已黜(chù,罢免)恶Azhǎng13第一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

6、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14补充注释:1)臣闻求木之长者2)必固其根本3)欲流之远者4)必积其德义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7)臣虽下愚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9)不念居安思危10)戒奢以俭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12)塞源而欲流长也1)求:追求,想要。之:取消独立性。 2)根本:古—根,今—事物的本质。3)流:泉流,名词。 4)其:他们。 5)

7、而:却 6)固:稳固 7)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8)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重位。 9)念:考虑。 10)以:用,实行,厉行。 11)亦:也。以:而,却。 12)流:水流,名词。15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

8、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1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排比句排比句17简析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