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550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食品安全和卫生学实验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食品安全和卫生学实验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结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课的现状、社会需要,分析不足之处,提出并探讨实验课信息化改革方案,为将食品安全实验课建设成为一门高技术水平和实用性强的新型学科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持。关键词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实验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1-0333-01DiscussiononTeachingReformofExperimentalInformatizationofFoodSafetyandHygieneWANGYing1,2LIANGXiao-yue1QIANLi-li1YAO
2、Di1ZHANGLi-yuan1(1CollegeofFoodScienceHeilongjiangBayiAgricultural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163319;2NationalCoarseCereals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HeilongjiangBayiAgriculturalUniversity)AbstractCombinedwiththecurrentsituationandsocialneeds,theshortcomingsoffoodqualityandsafetyprofessionalexp
3、erimentwereanalyzed,andtheinformatizationreformmethodsofexperimentwere6putforward.Thetransformationofeducationaimofexperimentinformatizationwasthattoprovidesomesupportsonthetheoryandpracticeexperiencesbysettingupanewpatternsubjectwithhigh-technologyandwell-practicability.Keywordsfoodsafetyandhy
4、giene;experimentalinformatization;teachingreform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从多方面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作为该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实验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1食品安全实验教学现状1.1实验内容陈旧在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较为传统,沿用实验固定项目,验证性强,缺乏设计性和综合性[2-3],缺少与最新安全监测技术以及实践中实用性的联系,一部分知识与学生毕业实践出现了脱节现象。1.2教学方式传统6实验指导教材中详尽地解释了每一步操作及细节
5、,属于“知识继承型教育”,学生在课前进行课程相关知识准备的意识逐渐淡薄,单纯地在上课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够,对知识缺乏更深刻的理解。教育发展历程的实践说明“理实结合”是培养实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理想培养模式,因此笔者为加快开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实验课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人才尝试开展实验信息化的建设。2改革方向2.1改革实验项目,根据需要开展实验考虑到学生本科学业后的工作和科研的实用程度,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开展实验项目。笔者通过校友联络员对已毕业的学生根据进行分类问卷调查,分类方法:继续深造的和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和以
6、后学习中觉得传统的课程内容中比较实用的部分,以及在毕业之后的实践中体会到的缺乏的部分知识,对此进行整理,对缺陷部分加以补充。同时,针对实验类型单一的问题,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2.2改革教学手段,建立实验信息化体系6实验信息化是指以机能学实验项目为依托,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与虚拟实验系统为实验的基本手段,将生物学实验与计算机系统有机结合的过程。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通过利用软件的解决方案,使教师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在教师机直接演示各种教学内容和步骤,并把过程实时同步传送到学生的电脑屏幕上;此外,如多组学生同步实验,还可以在主机电脑查看各组的结果实时播放,学生边做
7、实验边参照,构建出的文字、语音、视频图象的互动交流环境有利于学生共享资源,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形象了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实验教学信息化系统将跨学科的多项相关实验有机融合,这也为未来实验信息化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2.3改革成绩评估方式,多方面综合评价考试在传统教学中使得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4]。而成绩评价的目的应立足促进学生知识架构的搭建,而不单为了分数这些量化指标,应以学生学会、掌握知识为宗旨,结合学生平时表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