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

ID:56246702

大小:1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4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_第1页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_第2页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_第3页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_第4页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立面改造”是时下国内建筑界比较常见的改造方式,但大多数人把立面改造误解为仅仅是通过对建筑立面的“涂脂抹粉”而达到建筑的再生,在我国的城市美化运动中这种方法被大量应用。不可否定,这种做法见效快,但它只适用于一个特定的时期。全面地讲,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主要是在保持建筑物现有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和功能,在形态上对旧建筑进行修理、补建、更新、扩建,以完善建筑物美的视觉感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一 目的和意义  1 对城市环境的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无法复得的东西,很多历史建筑被成片、成街、成坊的拆除。这种破坏已经威胁

2、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众所周知,建筑是城市发展不同时期的象征,是时间的载体,在市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保护更新旧建筑正是为了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为了保留提供人们追忆往昔的城市片断,因此建筑师在改造中应力图使人们从新旧形态的对比中感受到历史的纵深感与时间的张力。  2 建筑本体的意义  旧建筑外部形态重构的另一思想基础是来自于建筑本身。从建成之日起,建筑就慢慢开始老化,但其老化并不是必然地由建筑物的年龄直接决定,而是取决于社会发展带来的功能变化,这种变化相应地会引起其形态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建筑的结构寿命也通常要比其功能长。这使人们意识到有必要检讨现代城市建设中

3、无节制的“拆了重建”的开发模式,而越来越多地开始重视对旧建筑形态的改造,以满足新的社会要求。另一原因是50~60年代的“现代”式建筑多呈方正形式,风格上过于呆板、单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形象已不能符合社会、时代及人们审美情感的变化。因此在再开发利用中,需要对其外部形态进行更新。  二 概念的引入  外观的形态重构泛指建筑外围护结构中源于不同系统的形式在新系统中的变化与重组。也就是在旧建筑改造中将建筑外观重新处理以适应新的功能,以其独特性和新颖性打动观众,让建筑艺术不再凝固。  所谓形态,多用于指事物的结构和状态。形态可以包含形状和情态,是建筑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等各种矛

4、盾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重构,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重新组织构成,李敏泉在“重构——当代建筑文化的标志”一文中对“重构”下了如下的定义:(重构意指)“破坏(打散、分散)原有系统之间或某一系统内部的原始形态之间的旧的构成关系,根据社会客观现实需要和创作者主观意念,在本系统内或系统之间进行重新组构,形成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破坏’、‘重组’以及‘新秩序’必须以适应时代新需求为根本立足点。”[1]  三 手法的导出  建筑师在旧建筑改造时必须先对原有的场地予以充分的了解,分析其外部形态的保留价值,通过对旧建筑本质要素及深层结构关系的研究,充分发掘原有建筑的潜在价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何重

5、构旧建筑形态。事实上,这要求建筑师有更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所谓“改园更比改诗难”(陈从周)。以下是建筑外部形态重构中的几种常见手法:  1 质地重构  质地是表现建筑个性与丰富性的重要方面。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时,引入新材质也是一种形态重构的方法。正因为质地的多样性使得建筑师拥有更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一些新的饰面材料被大量运用于老建筑改造和翻新中,通过这些材质本身的色彩组合和各种材质间精细的构成对比,获得良好的艺术表现力,使旧建筑变得更加生动,更具现代感。法拉利公司总部的立面改造就是将织物与现代化的玻璃材料相结合,满足了建筑本身的通透性,实现了室内外环境之间的一种“对话”。在

6、必要的时候可以卷起织物系统于结构内,这样既不会遮挡室内人们的视觉需求,也不会破坏建筑的整体风格;当织物展开时,建筑物外观即呈现出一个“柔性”的立面,通过这种处理手法,旧建筑的形态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图1)。  但在对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形态重构时,必须注意采用的新材料数量尽量要少,尽量选用轻质、通透的材质,尽可能显示出旧有的建筑部分,从而唤起人们对时间连续统一的体验。2002年,安藤与日建设计合作完成了上野公园附近的一个国际儿童图书馆扩建方案。这个图书馆始建于明治39年。新建部分以钢、玻璃及混凝土等新材料并应用新手法来处理,而不去模仿古建筑的砖石结构。改造后的图书馆,新旧对

7、比强烈,体现了建筑的历史连续性。设计者用新颖的材料、严谨的手法,将老建筑的许多经典部分以博物馆陈列方式保护起来,创造了一个典雅的氛围(图2)。  2 色彩重构  色彩是建筑形态的另一重要表现特征,它作为感知要素很容易被人感觉。有分析认为,人在空间中首先感觉到的是色彩,其次才意识到形。位于德国南部的劳芬堡是一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公寓。改造前建筑整体为浅黄色调,立面造型简单,视觉效果单调苍白。2000年这栋建筑被整修翻新。在不改变原有造型元素的情况下,为打破建筑单元的简单重复带来的视觉疲劳感,设计师仅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