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惩罚的利刃.doc

放下惩罚的利刃.doc

ID:56229779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2

放下惩罚的利刃.doc_第1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doc_第2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doc_第3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doc_第4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下惩罚的利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下惩罚的“利刃”               薛向华曾经,我不是好老师。那些年,我刚毕业的那几年,不会上课,不懂教书育人,经常莫名的对学生发火,甚至动手,而且总能为自己找到发火的借口。学生很听话,打了也不敢吭声。却在我被调到另一个学校时,还为我流泪,怀念……。学生是那样的单纯,简单,自己却那样愚蠢,误人子弟。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以后,和学生对答案,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男生好像是错了一道大题,失去了8分,我知道后,火冒三丈,对着孩子乱嚷一通,从教室门口路过的另一位老师听见了,进来拦都拦不住我。这个孩子吓得浑

2、身发抖,低着头不敢看我。多么愚蠢,多么自大,多么残忍。自己不专心备课,不上进,不好好上课,教学能力有限,教不会学生,却还责怪孩子。多年以后,路上偶遇这个孩子,内心一阵愧疚。而他,面对这位曾经那样对过他的“坏”老师,还是一脸尊敬的样子,很是热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清楚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体罚学生,体罚学生损人也不利已,有损教师的形象!但是学生犯错是常有的事,他们是小孩,我们是大人,我们的控制力比小孩强多了,我们要“冷处理”,要找适当的方法调适自己一、重新认识体罚的深刻含义。  

3、体罚是使学生肉体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如罚站、罚跪、打手心、扭耳朵、扇耳光、脚踢、器具抽打等。而变相体罚是使学生心理上受折磨、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或增加额外劳动负担的惩罚,如斥责、撵出教室以及罚劳动、罚抄作业等。  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极大的伤害。在生理方面,可能使学生致伤致残,甚至导致死亡;在心理方面,使儿童变得恐惧,缺乏安全感,并摧残学生的心灵,扭曲学生的人格,损害学生的尊严,窒息学生的思想。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与变相体罚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教师是成年人,体力是上占绝对优势,学生

4、一般都还是未成年人,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教师哪怕是随手的一巴掌或者一拳,对学生来说那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打击。第二,教师作为教育者通常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对学生的惩罚常常带着公正、正义的意味,面对技术的暴力体罚,学生一般不会以同样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只能恐惧,绝望,默默地承受。消极地承受暴力与积极抵抗暴力相比,显然前者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暴力体罚比社会上的打架斗殴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第三,教师在知识上合教育体制上的权威使得他们在向学生施暴的时候常常具有很大的心理优势,在学生心中也很认可教

5、师的地位优势和心里优势。学生受到暴力体罚以后,几乎没有办法得以释放,更不可能用平等的手段处理,而是全部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压力。这种精神一般具有两种走向:一种是演变为由内而外的复仇冲动,另一种是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和心理障碍。 二、调适方法   当学生发生过错行为之后,教师应强迫自己控制情绪,从而主动调节心态,使自己心里平静镇定,不浮不躁,避免产生情绪冲动引起贸然行为的一种方法。  ①可以提示自己:学生出现过错是必然的。认识事物到建立概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试误的过程。由于学生生理心理的

6、特殊性,试误的次数多,也是自然的。因而有的学生过错多,有的学生过错少。对此,通过冷静思考,就可以避免把学生的过错想得太坏,甚至认为不可救药,也可避免对学生的过错行为进行体罚,从而或许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②可以提示自己:体罚对教育是无效的。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自己的主体意识,才能使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如果采取体罚,虽然学生表面屈服,但内心肯定是反感的。学生心里反感,思维就会凝滞。  ③可以提示自己:体罚是违背法规的。众多法规禁止体罚,其目的是为了保护

7、儿童权益,保障教育的科学性。体罚一旦败露,轻者被批评教育,受家长、社会的指责,重者赔偿损失,甚至被开除,追究刑事责任。更重要的是体罚还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对学生造成终生伤害。  ④可以提示自己:学生对自己的过错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出现过错行为后,老师不应该立即出面处理,即使是恶性事件,也只能首先终止行为,然后让其适当地冷静处理。这样,让学生在等待老师处理时,深思前因后果,审视利弊得失,从而达到认识自己过错的目的。 三、预防策略  1. 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现代社会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

8、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做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2. 提高自身职业道德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教师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3. 增强法制观念   教师应该自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