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05795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0
《德育渗透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德育渗透计划赵建西2008.08.18 教学要做到“教书育人”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现将本学期的德育渗透计划如下: 一、坚持辩证唯物论主义,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 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问题的基本功,怎样进行呢?就思想方法而言,必须坚持“存在是第一性”的原则。否则就会导致无中生有,或反过来的错误。比如:一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同时又有一个与地面成钝角的墙挡着,如附图所示,某学生把重力G分解为Q、R两分力,并认为Q被墙对球的弹力抵消,余R要使球向右运动,实际球不动。由此问我平行四边法则在此是否适用? 我反问:你坚持“存在第一性”的原则吗?既
2、然有力R作用于球,那么施力物体呢? 答:是地球。 问:地球对球作用力的方向哪? 答:竖直向下。 问:球下面还存在什么与之相互作用?学生恍然大悟。我也快慰地笑了。 电荷间、磁体间相互作用,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弟提出电、磁体周围存在电场、磁场,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场是物质便毫无问了。焦尔热功当量击败“热质说”;伦琴坚信有X射线;贝克勒尔照相底片被感光,居里夫妇找到:原子是天然放射线作用结果等等都可作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素材。 二、展示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简言之:实践──认识
3、──再实践,如此反复,不断加深。物理知识就是长期以来人们从实践(包括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认识”,反过来又要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授课时必须重视认识的这个客观规律,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展示研究方法,从长远来说,甚至超过了知识本身。因为老师教学生知识,就数量而言毕竟有限,而教会方法,以此研究的问题是无限的。 光是什么?科研始于观察。十七世纪时,根据人类观察到的光的行为,有微粒说和波动说。十九世纪时,光的干涉、衍射实验相继成功,特别是麦克斯韦用综合归纳法,从前人成果出发,并引入位移电流,完成了光的电磁理论,光的波动性臻至完备。但二世
4、纪初又发现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不仅表明光有粒子性,而且和整个经典电磁理论尖锐矛盾。爱因斯坦大胆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并为承认光的二象性奠定基础,最终导致量子力学的建立。 由上不难看出,科学始于观察(包括实验)。为此,巧妙的实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对实验结果要善于去伪存真,在敏于发现新事实、新问题、新规律。提出假说,不仅要概括已知实验事实,而且丰富的想象力,认识真理的慧眼是必备的。灵感的萌芽是启发,茎干是思维、推理,根子是对问题的深思熟虑。当假说解释不了新实验事实,就修正,提出新假说,认识就向前一步,经过一次又一次发现、修正,
5、假说就越来越接近“真说”。这就是逐步逼近法。光学如此,其它学科也如此。 三、挖掘德育素材,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为世界科技宝库增添了光彩。殷商甲骨文记有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日食,比巴比伦最早的日食记载早六百多年:《竹书纪年》载有三千六百年前的“夜中星陨如雨”,是世界最早的流星雨记录;世界上第一个记录哈雷彗星的是《春秋》,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墨经》论述杠杆平衡原理、小孔成像、面镜的观察研究,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我国早在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就知道磁石指向的妙法……第一
6、、早最、首创,面对祖先的杰出创造,我的民族自豪感激奋不已,广采博记,荟萃大量资料成册,适时宜地将这些素材灌注教学中。如讲乐音时,讲述编钟的结构和神奇,把学生思路引入声情并茂、晓之以(物)理的情境中,讲举力时介绍公榆盘“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的原理,讲共振时提及《庄子杂篇?徐无鬼》中调弦的道理,把大家的耳神引入声歌弦乐的气氛之中……使教、学双边发生“共鸣”:为祖国而自豪。当我冷峻地感叹:近代史中记载着帝国主义利用祖先的火药技术,制成大炮轰开祖国的大门,侵略者利用先辈首创的造纸、印刷术,铭刻践踏祖国国土的条文,科技落后必遭污辱的道理又激起学生
7、的历史责任意识。讲到新中国重大科技成果时,如数家珍地列三、四十项,把党的丰功伟绩嵌印在学生心中。三言两语或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德育溶进去,育人作用不可低估。 四、介绍科学发,展艰难历程,锤炼学生拼搏意志 法拉弟经过整整十年的努力,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从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焦尔前后历经四十年,四百多次实验,才测定出热功当量,证实“热质”并不存在,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从而导致建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居里夫妇经过四十五个月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才从含量不足百万分之一的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一公分氯化镭;根据盖革和马斯登观察到的a粒子散射实验
8、结果,卢瑟福整整经过三星期聚精会神的研究、思索,才设想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又经过二年多反复实验滇密计算才正式移出;坐在光一样快的车上看周围世界将怎样?这个问题从十六岁时就开始折磨爱因斯坦了二十五岁时他才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