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

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

ID:5619683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0

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_第1页
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_第2页
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_第3页
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_第4页
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三篇《士不遇赋》比较探究  摘要:在历代文人作品中,“士不遇”的感慨是十分常见的一大主题。这类作品客观反映了士人们的现实处境,表达了他们丰富的心灵世界。其中西汉董仲舒、司马迁和东晋陶渊明都有以“士不遇”为题的辞赋作品,它们不仅属于同一体裁、题材,而且内容相近,都抒发了不遇之士对现实的不满和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怨愤失意。但是作者的思想、心态、对待不遇的消解之法和解决之道却各有不同。董赋表现出浓厚的儒者情怀,司马赋表现了有所追求的人生理想,陶赋则表现出了抱朴守静的道家思想。关键词:士不遇;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儒者;追求;道家10“士”,即所

2、谓文人、知识分子,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所孕育和培养的知识阶层。积极入世,有为于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也是士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士人们大多都具有对家、国的忧患意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生民之多艰”(屈原《离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这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他们努力寻求着济世救民的方案。但在古代中国,社会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政治地位。然而,中国封建时代政治权利的高度集中和封闭性,往往使这些心怀天下的士人难以跻身

3、于政治权利圈中,从而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的失落和感慨。从屈原《离骚》以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怨愤失意情绪就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比较常见的主题。有关这一主题的作品可以说是代不乏作,并且涉及到诗、词、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如屈原的《离骚》、贾谊的《吊屈原赋》、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李白的《行路难》等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直接以“士不遇”作为题目的赋作就有三篇,分别是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和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10比较一下几乎是同题的这三篇赋作,它们属于同一体裁,都是骚体赋。题材也相同,都是抒发作者“不遇

4、”的感怀。虽然三位作者并非处于同一时期,但都抨击了自身所处现实的黑暗。董仲舒说自己“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司马迁对当时社会中“好生恶死”、“好贵夷贱”等种种恶习极为反感。陶渊明也在赋中引用大量例证针砭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丑恶现象,抨击了“大伪斯兴”的可悲现实。三位作者和他们在文中所列举的先如屈原、夷皓、贾谊等人一样,才识过人,志向高远,忧国忧民,他们的不遇的遭遇也同样不幸。董仲舒感叹道“时来曷迟、去之速矣”,虽正心修身,却时不我待,行将就木,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呀;司马迁悲“生之不辰”,自己“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显”;陶渊明也说“何旷世之无

5、才,罕无路之不涩”。士人们已走到无路可走的境地,有志之士始终不被现实接纳,他们宏伟的人生目标和不与恶浊同流合污的志趣始终不为世俗理解。这是先知者的孤独、先觉者的苦闷、追求者的痛苦。虽然身处不同时期的三位作者发出了同样“不遇”的感慨,但是联系作者的经历,仔细分析这三篇赋作,我发现三位作者无论是面对“不遇”的消解之法,还是解决之道都是不一样的,这也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和心态。下面就此逐一进行分析论说。一、董仲舒——宽厚的儒者10《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从小勤奋好学,曾创下“三年不窥园”的记录〔1〕,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汉武帝时,因向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的思想而引起武帝的高度重视。他还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和阴阳灾异之说。武帝建元六年,用来祭祀汉高祖的辽东高庙和咸阳的长陵高园先后发生火灾,董仲舒认为这是因为帝王不仁慈而引起上天发怒,想借此提醒武帝。这本是一片拳拳忠心,却因主父偃的告密和公孙弘的嫉妒陷害差点招致杀身之祸。经此事后,董仲舒辞官归家,不问杂事,只以修学著为事。作为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董仲舒自然是意欲有所作为,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但在实际行动时,却如羝羊触藩,只能为自己招来羞辱和损伤,只有“不出户庭”,方可无过而远害。当董仲舒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壁后,他也试图寻找原因,那么他找到的答案

7、是什么呢?他感叹:“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彼实繁之有徒兮,知其白以为黑。”他的遭遇正是他所拥护的大一统的封建专制政治所带来的,但他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他的眼光拘泥于儒家的道德理想和小人之辩,将造成自己陷入两难境地的罪魁祸首归于风俗的败坏,归于“指白为黑”的小人,这正是他儒者的本质所决定的。面对不遇之惑,对现实无可奈何的董仲舒转向历史中去寻找出路。“观上古之清浊兮,廉士也茕茕而靡归,……”他安慰自己说,纵使是三代的黄金时代,也有贤士不遇的事,何况自己生于末俗之世呢?虽然如此,他也不愿当隐士,或像伍员、屈原一样一往不返。这是他崇高人格的体现,也是儒

8、家所提倡的担当世运的精神。即使是自我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