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

ID:56182239

大小:622.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04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_第1页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_第2页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_第3页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_第4页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7卷鸪3期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四川盆地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地质解剖木金涛陈玲郭蕊莹乐园(中国石fltt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要近年来,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迅猛,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上交的三级储量已达1.61~10st。特别是川中大安寨段油层,通过近期的研究认为其具有近源充注、不受局部构造圈闭控制、特低孔特低渗、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典型致密油特征。公山庙油田具有勘探程度高、地质认识程度高、油气资源探明程度高等“三高”条件,是建立刻度区最为有利的目标区之一,针对致密油特点选用

2、了3种评价方法:EUR类比法、丰度类比法和体积法。对其系统解剖,为资源评价中的类比法提供基础数据。图10表4参6关键词公山庙大安寨段致密油刻度区1概况2石油地质特征公山庙油田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在大安寨段2.1烃源条件底构造图上为一东西走向的短轴背斜,位于浅一半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有4口井151个烃源分析样深湖亚相,大安寨段岩性为页岩夹介壳灰岩,致密油品,均为Ⅱ型酐酪根,有机碳含量(TOC)最低达层主要位于顶、底部。0.05%,最高达4.27%,一般为0.3%一2.6%,平均为刻度区面积640km。,满覆盖二维地震详查间距1.

3、12%;产烃潜量(S+s2)最低为0.05mg/g,最高为为1~1.5km,三维地震勘探面积527km,覆盖刻度区17.37mg/g,一般为0.2~8.6mg/g,平均为3.2%(图2);大部分地区;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共探明储量成熟度()在1.0%一1.13%之间,平均为1.05%;生油1000x10t,面积290km,探明率47%(图1)。强度由北往南增加,在(30—45)xlOt/kin之间,平均公山庙油田目前共钻遇大安寨段的井有90口,40x10t/kin其中大安寨段试油85口,获工业油气井60口,投入生产井45口,勘

4、探成功率70%。大安寨段累计产油为3023x10t,占油田总产量的50%,探明范围内可采储量采出程度36%,剩余可采储量为40x10t。i右k瑞含莆盲古_—llI__.:二二二二二二___IO.5l1.52O2533544.512345678910TOC/%S1+S2/%图2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有机碳含量、产烃潜量直方图刻度区有效烃源岩(TOC≥l%)取值:有效烃源岩厚度最低29ITI,最高值42In,取值34in;有机碳最低为1.48%,最高为1.60%,取值1.55%;产烃潜量为2.0~8.6mg/g,取值5.8mg/g。

5、均为从北往南增加,有效烃源岩全覆盖刻度区,R。从西往东增高,平均1.05%。2.2储集条件\.,一、/./。悬大安寨段储集条件最好的储集岩主要为亮晶和图1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刻度区重结晶的纯介壳灰岩(表1),脆性好,为最主要的储基金项目:中国石油集团科技重大专项(2013E0502)“四川I盆地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作者简介金涛,男,1969年出生,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岩石矿物学专业;现从事测井、地质建模和石油勘探研究工作。地址:(610041)四川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勘探开发研究院。电话:(028

6、)86015121。E—mail:jint@petrochina.com.cn·19·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4年7月出版集岩类。2.5成藏研究表1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物性统计表本区大安寨段地层厚度为70~901TI,埋藏深度一般为2400~2600rn。由南向北埋深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岩性组合宏观上为一套浅一半深湖相黑色页岩与生物灰岩互层,具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厚的趋势。地层从下到上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湖进一湖退旋回,相应构成一套较好的生储盖组合。大安寨储层物性条件差,为低孔、低渗透、微裂公山庙油田大安寨段烃源岩在早白垩世开始进缝以片

7、状喉道为主的致密油藏。储层基质岩块孔隙入生油期门限,大量生油阶段集中在中白垩一早第度一般小于2%,渗透率一般小于0.1mD;有效孔隙三纪早期。因此,大安寨段油气充注发生在储层致密半径平均143Ixm,有效喉道半径平均为1.88I.zm,有化后.油气初次运移开始于早白垩世晚期一中白垩,效孔喉半径比106,有效孔隙一喉道数31个/Cm3o储集主要运移时期集中在晚白垩世早期一早第三纪早空间类型主要由微孔、微裂隙组成,占储集空间的期。运移动力主要来自烃类大量生成及黏土矿物大80%,为典型的(微)裂缝一(微)孔隙型储层。量脱水作用在源

8、岩中产生的较高的膨胀压力。运移微裂缝主要为构造作用形成,此外还有少量因通道既有页理面、层间缝、晶问孔,又有因源岩异常成岩作用产生的收缩缝等。荧光薄片鉴定结果表明,高压产生的微裂缝。这些大面积发育的微孔、微裂缝都具有比较好的含覆盖于大安寨段的过渡带和凉高山组泥页岩盖油气条件,它们不仅是有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