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鲁迅周作人异同论——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总第9期鲁迅周作人异同论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廖超慧“”、,、以周氏兄弟之名蜚声五四文坛的鲁迅周作人与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进步知识份子一样,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勇敢地冲出封建旧营垒,猛烈批判封建主义,致力于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并以其特殊业绩而载入思想、文化史册。二十年代末,当中国社会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周氏兄弟因其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质料的差异,形成了各自对于社会人生和哲学艺术的特定观念,决定了他们对于社会理想、人生道路的绝。“”,“,、然不同的抉择鲁
2、迅是以集体为主由寻路到得路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走到了共”“”,“,、;产主义周作人则是以个人出发为主从寻路到迷路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走到,。”了日本法西斯的手掌里成为民族的罪人→“”,、“”“”“;寻路可谓周氏兄弟在人生道路上志同道合兄弟怡怡之时而得路与迷”,、“”。,“”,路以致歧路则是他们分道扬镰兄弟反目之期其实就在他们的合中已隐“”,。;含着人生追求和志趣之异而在分后又存留了对人生见解与情感之同本文拟就周氏兄弟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探究其思想演变、命运归宿之必然。与鲁迅思想发展一样,周作人的思想演变也经历了从量变到质
3、变的过程。大体说,亦可。,,:,以1927年界定前后其前期始于923年思想由激烈渐至消沉后期划至1930年前后此时,,,。已折向左翼对立面以后便越滑越远直至1939年后投敌叛国成为民族罪人。,,;,周氏兄弟的思想演变历程从时间看大略同时从性质看迥然异道鲁迅是取道勇,。,进周作人则折道逆行在1927年以前他们都以民主主义者的姿态活跃于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他们反帝反封的思想倾向、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也基本一致,但在政治态度、斗争方式、对待民众及文学观等方面却有着鲜明的差异。,,,;其始周氏兄弟抛却衰败故家求学南京表现出对科举和
4、旧学的大胆反叛继而双双反感于水师学堂的乌烟瘴气和陈腐校风,开始接触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大量阅读了诸、。,“如《天演论》和《时务报》(清议报》等新书报为寻求强国富民之路他们怀着科学.:,.→何其芳《两种不同的道路》载《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日··30’,,,。”,。,“救国的信念先后东渡扶桑别求新声于异域以图报效祖国后以不同动因分别弃医与建筑学,一起从事文学活动。他们以热烈的反帝反封的民族主义思想和爱国精神,既,“”积极拥护资产阶级革命又对仅以推翻清廷为目标而忽视政治思想革命的做法持有异,。,、议因而致力于思想
5、启蒙运动他们注目于启发民众克服消极落后思想使之成为有个性、,,,有思想勇猛无畏的强者起而砸碎封建主义精神枷锁认为这才是富国之希望革命成功。,“”,“”,“之保障为此鲁迅呼吁启人智而开发其性灵并以欧美之强为例证明首在立。”,“”,“”“”人的重要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以使沙聚之邦转为人国(《普迅全集》第,、,“1卷第4页以下只注卷次页码)带同时批判了洋务派和改良派的政治方案不过抱枝拾”。—“”“”“”,叶而已周作人则抨击抱枝抬叶者重实利轻精神的弊病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贸易盛,工业兴“而“精神萎缩”,仍不免有“坐致摧残”的危险。而
6、“斯犹众生之有魂,”“,”、“”,“”“”,气足自集其辟使不即于漓散无归于他宗便可具质体与精神也就有了富国的基本条件。并指出精神更胜质体,“质虽犹亡,神能再造”,“未有精神萎,。”“”,死而质体尚能孤存者也←这些重视国民性间题的思想体现了他们具备的高于同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见与胆识.,,“用文艺唤醒愚弱国民的灵魂是周氏兄弟进行思想启蒙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他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的最早体现他们始而筹办《新生》未果继而勤于译介异域新。“,”,“文学他们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文学这
7、。”,一件事(第1。卷第161页)而其译作又尤其注重介绍俄国和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及其要,。“·,求自由反抗斗争的短篇作品意在借此与当时民族革命运动相通之利求振奋国人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在文艺理论上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鲁迅著《摩罗诗力说》阐述八位外“,”,国诗人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爱国感情和斗争精神以期中国也能出现用战斗诗篇,;唤起民众的伟大诗人周作人也发表《论文章之意义及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集,“中论析了十余位西方资产阶级文学评论家对文学的解释以斯拉夫民族之因良以国人久蕴,,,”“,”之余伏灌将发灵明昭舒莫
8、可坊遏才改变了久见屈于强邻受鄙夷特甚的西方奴”,“”。、子地位为例论证了文学是人生思想形现的观点周氏兄弟把文艺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塑造灵魂的利器从而对五四时期为人生派文学的出现起到了奠基作用但由,“,”,于他们过高估计了文艺的社会作用在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积极意义的负面既较少看,、。,到劳动大众反抗战斗的人生又缺乏对译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