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玛说课稿.docx

阿力玛说课稿.docx

ID:56180340

大小:18.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9

阿力玛说课稿.docx_第1页
阿力玛说课稿.docx_第2页
阿力玛说课稿.docx_第3页
阿力玛说课稿.docx_第4页
阿力玛说课稿.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力玛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科学《力在哪里》尊重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您们好。我是和静县第一小学双语科学老师叫阿丽玛。今天我说课内容是《力在哪里》。一、说教材:《力在哪里》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运动与力”的范畴,《力在哪里》是本单元的起始课,着重指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和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以及“力有大小和方向”这两个基本要素,为后面的各种力的研究打好基础。力是无形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抽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

2、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分析,我调整了教学内容,首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描述,从而发现力的存在,然后组织学生运用一组材料进行有关力的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整理和分析认识到“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以及“力有大小和方向”这两个基本要素。这部分是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对这个实验的设计与控制是本课的难点。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游戏加深对力的了解,体验力的基本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是课外延伸,拓展对力的认识。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

3、2.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和形状发生改变;3.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真倾听,愿意合作与交流;2.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力的存在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难点: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三、说教法、学法:教法:实验演示、讲解法。学法:动手操作以及合作交流。四、说教学准备:为了配合本课的教学,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的分组实

4、验材料有:篮球、弹珠、磁铁、,实验记录卡。这些材料看似杂乱无章,但却与本课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这四种材料都能帮助学生体会到各种力的存在、力产生的效果及力的要素。其中,学生可通过拍、踢、滚、推、抛、压等方式来玩篮球,从中发现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影响,体验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也渗透了推力、弹力、和重力的知识;在玩弹珠和磁铁小车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所不同的是弹珠间的碰撞是一种外力,而磁铁间的吸引则是一种内力;气球可吹、可拉、可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同时也渗透了压力、

5、弹力和反冲力。五、说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的机会。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为本课设计了这样的三个环节:(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二)实验探究,寻找秘密;(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一)激发兴趣,游戏导入:本课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玩弹球游戏,然后谈一谈游戏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出并板书课题——力在哪里。紧接着,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里还有力的存在?(二)实验探究,寻找秘密1、

6、分组实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找到力之后,我出示了一组橡皮泥等实验材料,并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从实验中发现力的有关信息。各小组按照这样几个步骤来探究:(1)选出小小记录员;(2)商量玩法,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3)动手实验,收集信息;(4)用自己善长的方式填写实验记录单。2、全班交流,收集整理信息。策略一:一开始,学生一般会按自己的思路无序地描述实验现象,那么我会引导学生按照玩材料的顺序来依次描述,先完整地描述完一种材料的玩法和看到的现象,再介绍第二种,这样就能有序地,不重复,不遗

7、漏地描述各种实验现象了。策略二: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常常带有自己生活化的语言,而不能科学地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发言准确、有条理的学生进行鼓励。六、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讨论,对组内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找出各种实验现象中的共同点,然后在空白实验单上记录分类情况,并展示出来。在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时,我会请学生说一说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如果学生归类正确,就可能通过分析自己组的分类依据,从而得出这两个的结论,教师有序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