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62090
大小:1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0
《高中语文:4.9 兰亭集序 学案 4 北京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亭集序》导学案【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结合作品背景,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到“悲”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参见学案设计【课堂研习】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
2、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三、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思想感情。四、赏析第一段1.齐读第一节,思考: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讨论后自由回答:从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美景几个方面考虑。2.评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3.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3、…” 文人高雅之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以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临清赋诗,表达自己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旷达情怀,表达对个体生命的珍视。4.读“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并加以评析。 在这里,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5.再读第一段。(女生读)五、研读第二、三段1.齐读第二、三段,思考讨论:纵观全文
4、,作者的感情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什么样的看法?讨论后明确: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不禁“痛”从中来。作者一“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二痛“俯仰一世”“不知老之将至”,三“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第三段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
5、慨死生之大,然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作者一“悲”“昔人”,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是何其相似;二“悲”时人“一生死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之观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2.再次朗读二三两段。六、探究应用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但面对美景盛事,引发对人生的感悟,不由得兴尽悲来,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之“
6、痛”。[来源:学。科。网]古人对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对生与死的生命叩问多有吟叹,请收集一些有关的诗文,加以评析。这篇1600年的美文,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来源:学科网ZXXK]【课后复习】1.拓展延伸:阅读《王羲之传》完成“学习评价”中的11—15题。2.积累巩固:完成评价手册中的相关题目。《兰亭集序》学案王羲之【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1)岁在癸( )丑 (2)会稽( )山(3)清流激湍( ) (4)放浪形骸( )[来源:学*科*网](5)临文嗟( )悼 (6)游
7、目骋( )怀(7)修禊( )事也 (8)流觞( )曲水(9)趣( )舍万殊 (10)晤( )言一室之内[来源:学科网]2、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虽趣舍万殊3、古今异义列坐其次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4、一词多义之所之既倦以之兴怀夫人之相与极视听之娱修修禊事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内里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5、词类活用[来源:学&科&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
8、足以极视听之娱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兴怀,其致一也6、重点实、虚词丝竹管弦之盛俯察品类之盛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足以极视听之娱[来源:学科网ZXXK]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曾不知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来源:学科网ZXXK]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每览昔人兴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