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

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

ID:5614937

大小:2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_第1页
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_第2页
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_第3页
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_第4页
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基础知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二三章基础知识复习学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细胞生物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情况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则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组织液细胞外液(存在与细胞外,约占1/3)血浆淋巴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

2、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元细胞体(含细胞核)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细胞体和树突突起树突轴突轴突神经末梢

3、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要点: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组成部分功能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中枢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效应器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支配的腺体或肌肉等)产生相应反应4、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5、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负内正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在膜外由未兴奋区域流向兴奋区域;在膜内由兴奋区域流向未兴奋区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具有双向性线粒体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这一结构完成,由“神经递质”将突触前膜的兴奋传至后膜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突触小体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突触间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

5、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将兴奋传至另一个神经元(2)兴奋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性(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7、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呼吸中枢脊髓

6、: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缩手反射等8、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中与语言功能有关的区域为言语区。受损后的相应症状S区(Speak):运动性语言中枢(能看、能写、能听、不能讲话)言语区H区(Hear):听觉性语言中枢(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W区(Write):书写语言中枢(能看、能听、能说、不能写字)V区(View):视觉性语言中枢(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1、见

7、下表二、通过激素的调节6内分泌腺激素名称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生长激素(化学本质:蛋白质)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性腺卵巢雌性激素(化学本质:固醇类)睾丸雄性激素(化学本质:固醇类)肾上腺肾上腺素胰腺胰岛素(化学本质:蛋白质)胰高血糖素胸腺胸腺激素2、血糖平衡的调节氧化分解消化、吸收(1)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书25页图2—9)CO2+H2O+能量+能量血糖0.8~1.2g/L食物中的糖类合成分解肝糖原、肌糖原肝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转化转化脂肪等非糖物质(+)(+)(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分泌血糖浓

8、度下降(-)(+)(+)反馈调节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升高(-)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