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

ID:5614081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0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12、13题。12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A.①②③B.①②④.②③④D.①③④13.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

2、承儒学正统为己任.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中国古代具有发达的手工业,对于国计民生有重要的影响。回答14、1题。14.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A.①②B.②③.①④D.③④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

3、工艺制造水平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近代以,一些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民主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16、17题。16.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中说:“秦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A.中体西用的观点B.进化和革命的思想.还政于民的主张 D.废除君主制的要求17.右图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侧,辅以孙中亲笔题词墨迹:“世界

4、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下关于孙中一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A.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领导、发动武昌起义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18.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军阀割据混战B.国民党发动内战.日本全面侵华D.国家的发展战略19.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A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B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扩大企业自主权

5、,实行政企分开20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对于他的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A为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了辩护B《国家篇》启示了近代民主思想认为概念世界优先于现实世界开创了古希腊人主义思想传统英国的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反复斗争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回答21、22题。21.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皮特说:“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对抗中央王权B人人生而平等C保护私有财产 D反对君主专制22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

6、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D维护了英国贵族的权威23某历史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时,列出了以下参考资料: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③《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37国家制度作为政治上层建筑,既受制约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也受到思想理论探索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顾炎武

7、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与秦统一后君主专制的不同。(4分)顾炎武探讨这一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4分)不同:先秦时期,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君主没有绝对的专制权力。(2分)秦统一后,皇帝独揽全国的一切权力。(2分)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分)意义:早期启蒙思想兴起,为以后反专制斗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