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ID:5613240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_第1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_第2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_第3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_第4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摘要:高校培养实用型本科人才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高校教育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事业教学体制改革的一个终极目标。校企合作是以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为契机,能够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成为现代教育模式中比较流行的教学体制改革方案,从而促进社会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西安工程大学根据其专业特色对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进行了探索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关键词:校企合作;实用型;政产学研用;社会作者简介:黄新波(1975-),男,山东海阳人,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邵文权(1978-)

2、,男,湖北竹山人,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48)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陕西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23-0311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多,但是中国式高等教育体系却很难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这种刚性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本科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一些用人单位则提出了“本科学的知识太广泛,理论性太强,没有实际的实践动手

3、能力,对企业来说还要对其进行各种实践培训才可为之作用,这样既花掉企业的大笔资金用于培训,又延长了企业取得效益的有限时间”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本科学生的教育太理论化、模式化,其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培养毕业的本科学生与市场需求不“对口”。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加大本科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力度,培育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基础型人才。这样就使各高校开始积极探讨校企合作的好处。目前国内外大量高校教育实践证实,校企合作是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其中尤以德国的“双元

4、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澳大利亚的TAFE11以及国内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等模式为世人所称道。实证数据显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必须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充分结合起来,当然这需要依靠科学、实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方能实现。校企合作行为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及创造力的提高,而企业由于其直接面对市场,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方面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具优势,更重要的是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实践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影响深远,因而校企合作行为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影响更大。高等院校通过企业合作使

5、学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试用技术和专业技能。企业可以通过高等学校的一些资源提高自己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互惠互利。这就造就了在本科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体制的改革,即校企合作的必然性。一、校企合作机制的构成校企合作机制最初的参与方只有高校与和科研单位,这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科研技术的合作,但是这种模式刚刚形成,只空有想法,且不够完善,所以最初的校企合作模式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有弊端,从而导致校企合作成为一种政治工作,或者是面子工程,没有实际的科研成果。现在的校企合作参与方主要包括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和学生五

6、个主题(还有教育团体机构、学生家长等),这几个主题之间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校企合作机制中的基本参与要素。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和高职院校是合作中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代表方是高职院校,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各参与方在合作中的定位和职能角色各不相同,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二、校企合作机制培养方案11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正是利用了高等院校和企业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各自优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得实际、实践能力为主的

7、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并作用于本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订和实践性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同时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依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计划制定。双方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根据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参与方式,具体有以下四种模式:1.专人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根据各自的需要签订双方的培养协议,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用人规格,让学生确定个人的就业方向,校企双方共同以此目标制订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并对学生

8、实施量身定制培养。同时企业需要为学校的教育提供相应的实习设备、专业师资、技术资料及必要的资金支持,并安排优秀学生到本公司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学校的各种有利资源,把学校作为其在职职工继续接受教育的培训基地,定制一个在职人员培养计划,使学校成为企业劳动用人的“蓄水池”,承担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升华的任务。2.互为基地培养模式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