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25398
大小:2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20
《BB入园初期 家长切记五不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宝宝入园初期家长切记五不要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往往会有一系列的不适应,使得许多家长束手无策,其实这个时期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专家提醒您切忌五类言行。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孩子。在入园初期,家长切忌下面五类言行。一忌空口许诺在幼儿园门口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紧紧抓住父母不放,急于脱身的家长随口说:“不哭,我一会儿就来接你。”孩子一直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有的孩子每隔几分钟就问一遍:“老师,我妈妈为什么还不来?”问一次哭一次。有的孩子不肯吃饭,午睡也不肯上床睡,说妈妈
2、要来接他回家。这种空口许诺让孩子整天都生活在无望的等待和伤心的哭泣中。二忌依依不舍看着孩子大哭大闹终于不忍,一些家长常常走回来给孩子擦眼泪,抱抱、亲亲,殊不知这样做会给孩子一个信息:我不想离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舍不得我。于是,孩子对于分离的焦虑有增无减。三忌中途探望孩子刚到幼儿园,家长不放心。有的家长会借口送衣物来看一眼,有的在围墙外、树阴下悄悄观望。孩子看到家长的身影飞也似的跑去,家长告诉孩子:“我是来看你的,不是接你回家的。”孩子便开始绝望地哭泣。有的家长抵不过孩子,把孩子带走,其他的孩子触景生情,更加伤心。四忌上上停停幼儿园常
3、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园里今天下午不上课吧?孩子睡午觉没起来,想让孩子多睡一会儿,下午请假不去了行不行?”于是,感冒了休息几天,喉咙哭哑了休息几天,家长休息,孩子也休息几天。这样上上停停,孩子的哭闹一次比一次严重,入园适应期无限延长。而孩子刚培养起来的常规被打乱,与班上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势必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五忌反面询问有时家长急于了解孩子幼儿园的情况,会问:“今天你有没有哭?”“有没有人欺负你?”“调皮捣蛋了吗?”“人家有小红花,你怎么没有?”这类询问,都属于反面询问,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今天开不开心?”“你今天交到新朋友了吗?
4、”“有没有好玩的事告诉妈妈?”这些正面询问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幼儿园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淡化不适感,从而感到幼儿园是个让人高兴的地方。六忌“零食补偿”。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接孩子回家时,拿出各种零食让孩子挑选食用。结果会促使孩子在幼儿园因期待零食补充而不好好吃晚饭,或者“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七忌“刨根问底”。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使孩子无从回答,甚至厌烦急躁,还会增加孩子对幼儿园“不适应”的感受。孩子的情绪受客观环境影响,成人的紧张和焦虑表现会直接影响孩
5、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八忌“甜水等待”。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应该倡导孩子多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无法替代而人体必需的诸多微量元素。九忌“迁就放纵”。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小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无原则地“迁就放纵”。十忌“偏听偏信”。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不放心
6、,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很难分清想象与现实,有时候会说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内容。有时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往往会说“某某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偏听偏信”,而是要了解真实情况。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因此,建议家长遇到问题时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幼儿不愿意去上学的理由一般有三个:第一是社交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没有学会与人相处的
7、技巧,除了自己在角落里玩玩具外,没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欢迎,所以也就不喜欢去幼儿园;第二是自立能力差。孩子入园之后需要自己学会上厕所、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备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肯定会感到不安;第三表现不佳。有的幼儿因为智力较低,学习表现不好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有的幼儿好胜心强,特别在意老师的赞扬,一旦老师批评或责备他,他就会受到挫折而害怕上学;有的幼儿则是没有处理好与其他小朋友的友好关系,常常与小朋友吵架打闹,因而产生排斥幼儿园的心理。父母亲可以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开导,消除他的恐惧症。宝宝入园
8、“五要”要“走路回家”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