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1274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高中无效教学三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无效教学三点思考沈恒福新的课程改革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无效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无效”是相对“有效”而言的。有效教学就是能实现预期教育目的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即教育的目的。所有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都应指归这一目的,即最终都是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反之,则是无效教学。一
2、、扼杀学生“个性”只是因“材”而教,不因“地”制宜。其表现是:语文课堂上漠视学生独特的思考;语文教学上忽视对学生独特才能的培养和引导;语文教学无视本地教育现状和本校生源特点盲目地赶潮流,等等。这种语文教学把活生生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当成了机械的相同的可批量生产的“物”,泯灭了人性;无视地区特点和现状,是盲目的教学,是功利性的“泡沫教学”的体现。这正是语文无效教学的体现。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已经“不洁”的被休女子刘兰芝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求婚,甚至有身份有地位的太守也探问“花讯”呢?这是思想观念
3、发生了变化,还是一处败笔呢?我们有的老师则斥之为“偏离主旨的思想开小差”。本来是多么好的独特的思考火花,一下被泯灭掉了。教育上的“应试标准倾向”,语文教师的内蕴和能力的不足,等等,都会导致扼杀“个性”。我们应该如何去改变这一状况呢?首先,语文教师应从过去的“关注学科为本位”的“物”的教学转变到“关注人”的“人”的教学上来,要让“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真正贯彻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尊重和引导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起到教师应有的作用。其次,语文教师应平静心态,认真积极地去“反思”
4、语文教育,就会催生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深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提升自己的水平,也就会对教育上的“个性”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的态度了。二、脱离了实践“实践的脱离”简单地说是语文教师本身的语文实践的脱离和教学上的造成学生语文实践的脱离。其表现有:语文教师写作的退化,口才的缺乏,阅读的缓慢与无效,辨听不得要领;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等。这种“脱离”势必会造成语文教学的“低效”或“无效”。这种局面真应该好好改变了。记忆最深的是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日本的历史教师竟然引导学生去探讨“钓鱼岛”对日本
5、的发展和生存起到怎样的作用?预测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什么时候会爆发战争?如何在中日爆发战争时先发制人地去战胜摧毁中国?让人不寒而栗。虽然是历史教学,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甚至是整个的学校教育敲了一次重重的警钟。在这个仍然奉行“森林法则”的地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知识的实用,不能再是一句口号式的“呐喊”了。语文教师低俗的教育出发点,知识内涵和语文能力的不足,语文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语文实践本身的复杂艰难性,等等,都会导致“实践脱离”的产生。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首先,语文教师应树立一种为祖国而教而学、为自己而教而学的意识,
6、这样才能让自己产生一种前进的动力。在课外努力学习,以便自己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语文技能样样都能“教学示范”。语文教师应真正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行动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去引导、指导学生的语文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三.追求功利语文教学上的唯“分数”、“升学率”是论;教学上的不顾学生实际和地区特点而赶潮流;公开课的“作秀”;论文的东拼西凑和抄袭以应对任务、考核和职称评定;语文师资上因功利追求而导致的不正确的流动等等,都是功利性的表现。追求正当的“功利”本无可厚非,本身能产生一定的动
7、力,对促进语文有效教学有一定的作用。但问题出在,功利追求过了头。不少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有利于我”为原则,甚至是目中无“生”,目中无“教”,是“个人主义”在教育上的表现;有些可能主观上想服务于教育,但客观上却体现了不利于教育的功利性,导致了一些教师的“偏向”。这都与“新课程”的“关注人(学生)”是南辕北辙的。这些都令中学语文教学走到了低层次的甚至是有害的教学的地步了,即“无效教学”。语文教师的过分强调个人的生活需求,过分追求功利;语文教师的“浮躁”心理,没有真正的从教心态;教育领导的导向错误,追赶课改风,,都
8、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功利性。这种功利的追求会导致语文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语文教师应调整心态,把语文当作一门“学科艺术”来对待,献身于教学。能经得起“名利诱惑”,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能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按语文教育的规律去办事,我们应该从“无效”中走出来,扎实地走进“有效”的教学。当然,语文教育问题还须我们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